作者: 编辑:gmjj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4-03-30
作者: 编辑:gmjj 发表时间:2014-03-30
2013年11月,香港佳士得2013年秋拍“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专场拍卖会上,朱德群早期大型创作《无题》(二联作,左:195×129.5cm,右:195×114cm,1963年)以7068万港币成交,刷新了朱德群作品的拍卖纪录。
2014年《雅昌·胡润艺术榜》刚刚在京发布,朱德群高居“中国在世‘国宝’艺术家”第二名,其总成交量达到了2.83亿元。第一名是50岁的油画家曾梵志。没想到榜单甫一公布,朱德群就驾鹤西去。
法国顶级艺术评论家皮埃尔·卡巴纳曾评价朱德群:“不是一位单纯的风景画家,但他是一位自然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来自于两种文化,但却只有一个愿望:打造色彩表现力。”
著名华裔法国画家朱德群于当地时间3月26日在巴黎家中去世,享年94岁。朱德群的艺术经纪人张光铎在微信上发布了这一消息。同时,法国《费加罗报》和法兰西艺术院也发布消息,称“中国和法国都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画家”。朱德群的外孙也在他的个人推特上透露,在家人们的陪伴下,外公走得很安详。
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都师从林风眠,并留学法国,被称为“留法三剑客”。朱德群的抽象艺术大气不失细腻,吴冠中曾以“大弦嘈嘈似急雨,小弦切切似私语”来形容他的色彩交响诗篇。继吴冠中2010年去世、赵无极去年去世后,朱德群的溘然长逝,标志了旅法中国现代主义艺术家群体最后一位大师的离去。
结合:
将中国传统向抽象过渡
3月27日,朱德群逝世的第二天,在巴黎举行的“艺术巴黎”艺术博览会“中法建交50周年主题展”上,Patrice Trigano画廊带来了他的作品。
3月16日,朱德群生前最后一个主题回顾展“走向抽象之路”在巴黎现代艺术图片馆落幕。在展览开幕之时,巴黎现代艺术图片馆馆长马克·瑞斯特里尼说:“朱德群和赵无极是将中国传统方式向抽象过渡结合得最好的画家。”法国艺评家皮耶卡班那则表示:“真实的绘画来自回忆。朱德群是用油画画出了中国水墨画精神的大师,他用浓郁泼辣的色块轰入画的深层,追求深远的宇宙空间感和无限激情的笔墨之韵。”由于其抒情而充满诗意的抽象绘画,他被法国现代绘画史家赞许为“把东方艺术的细腻与西方绘画的浓烈融汇得最成功的画家”。
朱德群以西方绘画理论,延续中国水墨中点、线、面的美学形式与概念,衍生出精辟的表述,为中国现代美术史在二十世纪中叶与西方艺术冲撞、激荡、裂变,交融而新生的发展进程,擘划出了一个重要精彩的里程碑。在他眼中,中国绘画中的抽象意义早已源于唐宋的绘画。中国人讲究诗、书、画三位一体,尤其是书法。朱德群认为,书法非常抽象,而且书法直接与绘画相通,中国画是吸收了书法的用笔入画,这些都是密切相连的。“我虽然画西画,但我画中的内涵和精神完全从中国的传统绘画中来,只要我坚持这样走下去,完全可以进入抽象的世界,这里一点阻碍都没有。”正因如此,在法国画坛朱德群有“20世纪的唐宋画家”之称。
乡愁:
把最大最好的作品放回祖国
2003年8月27日,朱德群把《复兴的气韵》(430cm×730cm)巨幅油画作为献给上海大剧院建成5周年的贺礼,专程到上海参加了揭幕仪式。这也是他最后一次踏上祖国的土地。当时,朱德群已83岁高龄,在揭幕式上,他深情表示:“我要把一生中最大、最好的作品放在祖国,放在上海,这也是为了表达对故土的一种怀恋。”
朱德群1920年10月24日生于萧县白土镇(今属安徽宿州),1935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在中央大学任教,1949年随校迁往台湾,1955年经香港赴法国后定居。1997年,朱德群当选法兰西艺术院院士,他也是法兰西艺术院历史上的第一位华裔院士。
朱德群在国立杭州艺专开始了早期创作,曾受艺术大师吴大羽、潘天寿的影响。在艺专期间,他随时风所动,受到了野兽派和印象派的影响,但仍坚持对古代书画的临摹,直到去了法国后,风格才开始从写实转为抽象。在2006年的一次访谈中,朱德群说:“到巴黎之后,我在巴黎市立现代艺术馆看到了抽象艺术家尼古拉·德·斯塔埃尔的画,我突然发现我的绘画所走的正是这条路。”朱德群在法期间创作的画面常用矩形色块堆砌,明暗对比强烈,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他曾多次对记者说起自己画画的习惯,“我的作品一张一张地创作出来,除了画画,我不做别的。”
成都商报记者 谢礼恒 实习生 张涵
综合报道
吴/冠/中/谈/朱/德/群
他从东方出发寻找西方,又从西方出发回头寻找东方
我仔细分析朱德群的作品,他用流畅的半透明的色调控制画面的气氛,用浓郁泼辣的色块渗入画面,有时像是进入了画的深层,时隐时现。他用奔放的笔或宽阔的刷子挥写出网状、线状的运动感和节奏感,大弦嘈嘈似急雨,小弦切切似私语,巨幅画面一气呵成的效果使内行人一眼就可体会作者创作时的紧张情绪,正如德拉克洛瓦作画之始,铺色块时像饿虎扑食,并说要用扫帚开始,以绣花针来结束。
朱德群画面的主要构成因素是“动”,每幅画都是一部运动的和声,作者将他运动的节奏之美统一在和谐的色调之中,让人隔着水晶看狂舞而听不到一点噪音,粗犷的力融于宁静的美。
这里还涉及空间深度与平面装饰效果的配合问题:若用写实手法表现深远空间,于是画面虚处多,前景实处的形象往往偏于一隅而陷于单薄;若着力于近景的选择,使实的装饰效果成为画面的主体,则空间深远之感又嫌不足。
朱德群的抽象绘画不受近景远景具体物象的约束,他竭力追求深远的空间感与具体笔墨的韵律相结合,使纵深感与形象性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虽然朱德群作品表达的情绪每幅不同,但约略可找到两类倾向:一类倾向“扩张感”,用色以冷调为多,淡雅透明,汲取了也发挥了宣纸墨趣的效果,色韵结合了墨韵,不难于此辨认中国传统绘画的气质;另一类倾向“包围感”,用色以暖调为多,表现中光感起了主要作用,观众如瞥见电殛丛林,火生原野,混沌宇宙中珠宝透出异光,东方画家与伦勃朗拥抱了。也许作者自己并未意识到,但我感到这两类不同的倾向透露了作者曾在两条道路中艰苦探索的脚印:从东方出发寻找西方,又从西方出发回头寻找东方。作品大都无题,但我可以代为命题:“奔腾”“滂沱”“蜿蜒”“沉浮”……然而我发现有一幅作品是作者自己命了题的:“怀乡”。
就是由于意境与表现手法中的中国情调吧,朱德群在欧洲抽象画派中始终独树一帜。画家朱德群的成功,说明了中国艺术气派受到了欢迎。
在朱德群大量的大幅油画作品前,我感受到的是中国山水画中气韵生动的美感,而全未意识到自己正面对着抽象绘画。作者一幅又一幅翻出他的作品,我时而如登上了云南玉龙山,眼看白雪欲吞噬黑石,搏斗难分难解,引来助阵的喜鹊与乌鸦;时而如进入了故乡善卷洞的水洞里,潺潺流水拍击千层岩嶂,水里荡漾着灯光渔火,倏忽明灭;忽而跌入深潭数千寻,草藻沉浮,卵石隐隐,鱼跃水溅,一切被卷入了漩涡……———吴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