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院在修订和完善专业培养方案的同时,突出课程体系中核心课程建设。核心课程是人才培养的细化与落脚点,对培养的最终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展示人才培养的理念,及对专业发展的前沿的掌控与认知;体现专业特征,是专业与专业之间区分的重要依据;也体现院校发展特色、定位,代表着学校在该专业中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要求各教学单位围绕核心课程来建设专业课程体系。目前,各专业核心课程都已梳理及明确,并进一步完善相关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2、听课制度: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质量工程”精神,促使各级干部积极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及时了解、反馈教学运行情况,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强化课堂教学的监督和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特制定《中国美术学院领导干部听课管理办法》。针对全日制本科所开课程(包括公共课和专业课),规定领导干部听课要求及课时量,明确信息制度和检查制度。教学管理及行政职能部门领导干部以部门为单位建立听课档案,并及时将听课记录表交教务处。各系、分院、部须建立听课档案并汇总听课情况,汇总表于每学期期末交教务处。教务处及时搜集、汇总、整理听课人反馈的信息,按职能分工的原则将有关信息传达到有关部门。
3、继续推进小班化特色教学,努力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根据艺术教育教学的规律,在原有专业课全面小班化(15—25人)教学的基础上,中国美术学院提出了新的课程教学方式:
工作室+导师制教学方式:中国美术学院在高年级阶段,由导师组组成学术目标明确,并具特色的专业工作室,这类工作室规模不大,一般在10—15人之间,3-4名导师负责教学,在此学生可以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与导师朝夕相处,接受导师们最直接的言传身教。中国画、油画、雕塑、版画等传统学科基本采用这种方式。
课题式教学方式:以建筑学院为代表。根据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教师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需要掌握的不同设计知识来设定课题(可带项目的实题或虚题),一般可能包括一个或几个明确的设计任务,学生在课题中即学即用,既掌握专业体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也提前感受在未来职业中的设计工作方式。目前还处于完善阶段。
互动实践教学方式:依托中国美术学院国家级教学示范基地,坚持落实专业教师与实验师联合授课的实践教学,帮助学生亲手实验、体验从图纸到产品的过程。尤其以陶瓷与工艺美术系的陶艺、玻璃、饰品等专业最具代表性。
中外联合+团队小组教学方式:打破专业界限,将工业设计系、平面设计系、跨媒体系部分学生施行专业混班教学,由学生自由组成团队、自由分工,按照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中外教师同堂授课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多维度发散思维。
分类分层教学方式:“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是中国美术学院的一项创新,招生考试、入学基础,按“造型艺术类”、“设计艺术类”、“图像与媒体艺术类”、“书画类”、“建筑艺术类”、“艺术理论类”六大类招生,而进入专业教学时,根据双向选择,学生自主进入各个系(专业)学习,视为“分类培养”。同时,中国美术学院将总结公共必修课(外语、体育)、专业必修课(中国画系、平面设计系、工业设计系)的分层、分级教学经验,并在时机成熟时向全院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