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编辑:gmjj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4-06-21
作者: 编辑:gmjj 发表时间:2014-06-21
2014-06-21 |
|
||
|
2014届学生毕业典礼 浙大校长林建华的演讲题目是“未来路” 他讲了两个令人感慨的小故事 对家长和孩子可能都会有启发 记者 胡信昌 通讯员 金晓依 摄影 陈荣辉
昨天浙江两所知名高校举行2014届学生毕业典礼。浙大的毕业典礼是在细雨飞扬的清晨,校长林建华做了“未来路”的演说。中国美院的毕业典礼则在晚上7点举行,现场布置成了一个火车站,中国美院院长许江在“站台”送学生走向人生下一站。 两场毕业典礼,有收获的喜悦,也有离别的惆怅。快报记者记录了毕业典礼中精彩的片段。 浙大校长林建华 充分利己,最多只能算是谋生 利他奉献,才能成就事业与人生 清晨6点多,雨一直在下,浙大玉泉校区,来自各校区的毕业生在操场集中。5700余名全日制本科生和2700余名研究生参加毕业典礼。大家穿着雨衣,有同学笑说:浙大与水有缘,去年毕业典礼也是下雨天。 浙大林建华校长的现场演讲,题目是“未来路”,林校长与同学们分享了两个小故事,颇有意味。 又是一年毕业季,此情此景成追忆。今天,你们将背起行囊告别母校,从求是园出发,奔向有着无限可能的未来。作为校长,既为你们过去的点滴成长感到欣慰和自豪,更为你们精彩的明天真诚祈愿和祝福! 诸位同学,未来充满未知,也充满期待,光明与黑夜交错,鲜花与荆棘同在。无论怎样,“每一种色彩都应该盛开,每一个梦想都值得浇灌,这就是最好的未来”。 未来路,志存高远。几年前,我曾读到一个很经典的小故事。大卫·安德森和吉姆·墨菲一起到铁路公司工作,20年后,吉姆成了公司总裁,而大卫仍然是普通工人。同事好奇地问其中的原委,大卫感慨地说:“二十多年前,我只为每小时1.75美元的薪水而工作,而吉姆·墨菲却一直为这条铁路而工作。” 故事很小,却耐人寻味,因为这样的故事可能随时发生在我们身边。作为一个学生,如果只为分数而学习,最多能够得到好的分数;但如果为知识、为未来而学,那你会得到更多的知识和感悟,并会得到更好的分数。作为一个公务员,如果只为晋升而奔波,或许会得到渴望的职位;但如果为造福一方而倾力,则还将收获信任与尊重。 事实上,人生的真正赢家总是那些胸怀远大,不断追寻生命真谛的人,他们能够不断超越自我,保持良好的心态,享受其中的乐趣。我希望你们记住:充分利己,最多只能算是谋生,利他奉献,才能成就事业与人生。 未来路,合作分享。过去的几年中,你们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本领;走出校门,你们将面对更多新的挑战,学会合作,学会宽容,与人为善,结伴同行,你们的人生将更加多彩。普林斯顿大学曾做过一项分析,发现在成功的因素中,专业能力、知识和经验只占1/4,而良好的合作和与人为善的精神将更有助于成功。 科学史上有一个经典故事。上世纪50年代,两个机构都在进行DNA结构的研究。 一个是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沃森和克里克,他们两个人合作,研究DNA结构,他们的研究成果被称为二十世纪一个最伟大的发现,两人同时荣获诺贝尔奖。 另一个是加州理工的鲍林。鲍林教授是著名的化学和晶体学家,曾两次获诺贝尔奖,他对化学键有深刻的理解,在专业知识和对问题的理解上,鲍林比沃森和克里克是有利的,但因为DNA双螺旋关键的衍射实验数据是由伦敦另外一个科学家弗兰克林研究出的,而鲍林教授并不了解这些信息(没有跟别人合作),因此错失了DNA结构这个二十世纪一个最伟大的发现。 最近一项统计也发现,超过2/3的诺贝尔奖是通过合作研究获得的。实际上,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团队精神、合作共享都是非常重要的。专业本领只是利用你自身的能量,只能提供一种机会,而合作共享将会给你带来无限外在的能量,给予你更多的可能。 人们常讲,大家都能看得见的机会并不是机会。真正的机会都被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窗户纸,关键在于你是否远见卓识,能够看透这层纸,并还要有一根能够捅破窗户纸的手指。驾驭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独立思考,不怕失败,勇于开拓,不断进取。 亲爱的同学们,借此之际,我还想和你们一起缅怀前几天刚刚去世的吴平副校长,他本应主持今天的毕业典礼,但一场意外夺走了他宝贵的生命。他是同学们尊敬的师长,是老师们亲密的事业伙伴,这些天每个人都沉浸在无比的伤痛之中。千言万语,临别依依。期待你们健健康康,期待你们平平安安,期待你们顺顺利利! 同学们,学校声誉最重要的来源是她培养出来的人,今后请时刻记得:你们的精神将代表浙大精神,你们的高度就是浙大的高度,你们的肩上担着浙大的未来。相信你们,祝福你们!出发吧,孩子们! 中国美院毕业典礼在象山校区举行。学校为毕业生搭建了一个火车“站台”,通往站台的路面,铺好了铁轨。美院毕业生们,穿着美院自己设计的学位服,接过院长许江颁发的毕业证书,沿着“铁轨”,走向自己人生的下一站。 毕业典礼上还放映了学生制作的微电影,回顾学生从大一到大四毕业的生活片段,很多学生感动落泪。 在火车汽笛的轰鸣声中,许江院长和各专业的老师们走进现场,在热烈欢呼声中,许江做了题为《火车、站台、汽笛与人生》的演讲。演讲方式极具“艺术范”。 眼下,我所站立的地方,正被设计成如站台一般。我们在这里举行名为“星出发”的毕业典礼。刚才,我们踏着火车的鸣响而来,那鸣响引出多少令人心荡的歌声和记忆。 站台又被称为“月台”。在中国的古建筑中,正房正殿连着前阶的平台叫“月台”,这月台既是建筑之基,又是人行的通道,宽敞通透,举头望月,即成月台。而火车的站台,对于来客而言,是城市的前厅;对于离者而言,是亲人挥手相望之所。故而“月台”蕴涵着我们每个人都经验着的诗意。 2010年盛夏,我与王澍、周武等老师游日本北海道,来到一个叫“网走”的小小火车站。只有一间小木屋,楼上贴满了旅客的留言。这原是一个平常的小站,却因冯小刚的《非诚勿扰》,而受到大量中国游客的惊扰。推开前门,同样窄小的站台,面朝大海,夏季花开。一条窄长的铁路横贯而过,在看不到的远方,是能取海岬。对于当地的乘客,这是日常生活的行走,对于充满想象的游客,这里仿佛地球的极地车站。今天的这个月台,我们发出的不是地球边缘的感叹,不是一般的远道辞行,而是美院新一届同学的毕业仪典,是对我们学院谱系的新星们人生出发的祝福。 我们都是普通人,却被要求将自己作为重要的历史来塑造;我们刚刚接触到人生的变迁,就体察到这种学院的历史谱系在我们身上所发挥的生命塑造的力量。正是同样的这种力量,曾经让一些人改变历史,又让每个人去真正体会历史的改变,这些都和我们一道构成了对历史、对人生的真实注解。 可以这么说,在这个月台上,我们关注的是每一个同学的成长,我们迎来送往的是每个生命的青春史诗。 半个月前,有人让我留一句给毕业同学寄语,我的回答是,不要只感谢给你荣誉的人,更要感恩让你把握了机遇的人。是谁让我们把握了机遇,是父母,是老师,是所有关爱我们的人。对于他们来说,我们最好的回报就是不断地迎接新的挑战,把握新的机遇,做一个可以负责任的人。 中国美院院长许江 不要只感谢给你荣誉的人 更要感恩让你把握了机遇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