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 葵早已成为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艺术创作中最核心的主题。许江的葵于世人所知,始于8年前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题为“远望”的个展。8年转瞬即逝,今天(28日),许江二度晋京,带着“东方葵:许江艺术展”首次在国家博物馆亮相,此次个展是许江近10年画葵生涯的一次集中展示,“这么多年,我仿佛是一个葵园的牧者。我用眼放牧春光,用身体承载葵园事迹,用心灵追随葵园深处的咏叹。”在许江看来,画葵即画人,他要以葵为新中国共同成长的一代人立像。画葵,既是他的心志,也正是葵的使命。
我画葵就是画一代人
2003年,在马尔马拉海峡的沿海荒野上,许江邂逅了一片葵园,那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也是他创作葵园最早的机缘。“这片葵园其实是被遗忘的葵园,老葵已经像铜一样的颜色,太阳在它们身后,我仿佛就像看到了一群老兵,也看到了我们自身,那曾经向阳开花的一代人。”
那一瞬间对于许江来说是决定性的瞬间。有关于它们那一代人群体命运和现实的风雨沧桑记忆全被那片葵园怦然激活。
近10年间,许江始终生活在葵园当中,“我画葵,就是画一代人。”许江拟题为“东方葵”,其实指向的正是新中国成立后30年间成长的一代人,“他们的身份,他们的充满传奇和拯救的奋斗,他们历经断层和打磨的价值观,如何通过这样一个曾经浸泡着他们青春记忆的物种意象,得以登览眺望,叩问抒怀,这正是东方葵的使命。”许江笔下的葵,追问正是那个色彩混沌的厚重年代。
几乎每一次公开场合,许江都会提起他最喜欢的清代词人况周颐写过的一段话,昨日发布会也不例外,“吾观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忘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词心是也。”
葵是一代中国人的青春意象
在许江看来,这句话其实是很沧桑,但是又讲出了所有艺术最内在的东西,“他带大家看风雨,观江山,但实际上要告诉大家的是那个风雨江山之外的万不得已者,这个是词心也是画意。”
在况周颐那句话里,或许透露出一种命运感和使命意识,这正谋和了许江画葵的心境,所以许江会说,“我的葵是群体的葵,是一代人的葵,那葵有一种圣徒般的表情。我就是要把那个‘万不得已’画出来。”
许江10年来如农夫般在画布上每日辛勤耕作,葵不仅仅是他绘画的对象,也成为了他自我洗礼和塑造的载体,“葵,是我们这一代人激情与命运的长歌。”
许江曾经是“向阳花开”的一代人,他渴望自己的葵园经历一季新的生长。葵是他们的生命记忆,更是他们的青春意象,“看到葵,我们就会涌动一种激情,就有一种荡气回响,甚至有种命运远播的钟声。”所以,作家余华看到许江的葵是百感交集的,“葵是让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热泪盈眶的青春意象。”
许江称自己是“老葵一代人”,经历了青春的荒芜,但是又劫后余生。“我们这样一代人的生命记忆,如何通过葵这种浸泡着青春记忆意象得以表达,这才是东方葵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