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美聚焦

国美聚焦

“纪念碑式”山水画 《玉出昆仑》亮相中国美院

作者:   编辑:gmjj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4-06-23

作者:   编辑:gmjj   发表时间:2014-06-23

 
 
 
时报记者 王浩
 
 
 

  时报讯 中国山水画向来体现的是格物修身的过程,是中国文人构建的地理幻想,而画家的笔法则是用来理解天地时所悟出的规则,画面的尺幅则是修身过程中所留下的印记。昨日,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徐龙森个展《玉出昆仑》,试图追溯这一中国文化中的核心精神,用他自己的格物之道来表达山水中“纪念碑式”雄浑壮阔的气质。

  “纪念碑式”形容的就是徐龙森创作的巨幅尺寸的山水画,当你跨进中国美院美术馆大门,首先就会被中央大厅中挂着的那一组名为《玉出昆仑》山水画所吸引,因为它足足有三层楼高,视觉冲击力极强。与此一同展出还有《天衍》《三棵树》系列的作品,此次展览策展人高士明介绍说:“徐龙森近十年来的画作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一个值得深思的案例。作为当代中国画坛上的重要贡献,徐龙森的巨型山水屏障已经超越了有关笔墨形态、法式与意蕴等传统的讨论方式。”

  美术界的人都知道,徐龙森是改革开放后上海第一家画廊东海堂画廊的老板,后来辞职做艺术家,徐龙森坦言:“当年浙江美院是我心目中的艺术殿堂,能来到这里做展览,心情很激动。”高士明评价徐龙森的巨幅山水是当代中国画史中一个令人惊喜的发现。当然,这不仅仅说的是宏大的尺幅,也不是因为巨大尺幅带来的笔墨技术难题,重要的是他的作品带有视觉侵略性和压迫感,以至于让观者的视野和心境随之放大,直到无限。

  “徐龙森的画给人很强的感受就是满与空的问题,让每一个观者感觉自己独对空山、独对天地精神相往来,传统绘画的空寂之气在他这里被强化而为。”中国美院院长许江在开幕式中如是说。

  而对于普通观者来说,最为好奇的是徐龙森的创作方式。“画纸贴墙面,然后站在电动升降梯上画,一般来讲我是在距离画面10米到40米之间来回走动的。当画到一半的时候,我会在工作室里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件作品。”徐龙森追求的就是作品一种外在的张力,近十年来徐龙森的画作,无论山水巨幛,还是方寸之间,都焕发出一种堪与造化之功相抗衡的个人力量。更为重要的是,在徐龙森这些纪念碑一般的水墨巨制中,笔墨的形态、法式与意蕴都已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徐龙森的山水,堪为近代画史上的破格、创格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