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美聚焦

国美聚焦

它不是风景,它是一代人的心灵成长史

作者:   编辑:gmjj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4-09-28

作者:   编辑:gmjj   发表时间:2014-09-28

它不是风景,它是一代人的心灵成长史
“东方葵:许江艺术展”今日国家博物馆开展
2014-09-28
 
 

  记者 郭琳

  正是北京最好的季节,天很蓝,云走得很慢。天安门东侧,国家博物馆西门,1400株黑葵像士兵一样站立,6米的高度让往来的人们不得不仰起头。是什么?向日葵?人们窃窃私语。一如黑色的葵园在德国巡展时引发的好奇。

  今天起,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的大型个展“东方葵:许江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这个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大展,将在北京持续一整个秋天,直至11月15日。

  导演张扬十年前曾经拍过一部电影,《向日葵》。那是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故事,那一代人经历过的历史事件,文革、干校、大地震,思想解放……影片中都有向日葵的特写和意向。故事已经褪色,却让年轻的一代记住了一个名词:向阳花开。

  向阳花开。对于这个意向,比张扬大12岁的许江体会得更为真切。

  他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一路经过稻田,铁路,工厂,如同跟着父亲浪迹天涯;他随着父亲被下放到福建沙县做农民,那个偏僻的山区如今因为小吃而名扬天下,而留给许江的记忆却是,有一天父亲对他说,“我昨天做梦,梦见我又可以讲课了”。他18岁成为教三个乡村小学的老师,上课要走两个小时的山路。而13岁开始的画画,对他来说,是一门“手艺”。

  多年以后,当许江在土耳其马尔马拉大平原上看到一片枯萎却挺立的葵园,太阳在它们身后落下,它们依旧还是朝着同一个方向,他百感交集。

  于是,他开始了十年来仿佛唯一的绘画主题:老葵。他的葵没有周围,没有背景,只有葵本身,用力地生长。

  那种“用力”,从他的手中传递到油画布上,会让那么粗的油画笔“啪”地断成两截,会让油画笔的另一头在他手心磨出一个坑——这个凹进去的坑,传递出来的手心的刺痛,却让他感受到俯向大地的快感,“葵的生长,就是大地的生长。”

  葵不是风景,是一代人的心灵和精神的成长史。虽然历经沧桑却依然怀抱理想,虽然有些残破却依旧坚强。

  几年前,许江的葵园在肯尼迪艺术中心绽放。撤展时,馆长怅然:“这些葵被撤掉了以后,这片地方会感到寂寞的。”

  距离北京千里外的南方,杭州,象山校区,国美的学生们已经习惯于向日葵的绽放、枯萎,年复一年。葵对他们来说,不仅是葵,也是他们的年少和理想,一如许江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