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美聚焦

国美聚焦

中国美院雕塑系优秀作品展开幕 雕塑的想像力 不仅局限于泥土

作者:   编辑:gmjj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4-06-10

作者:   编辑:gmjj   发表时间:2014-06-10

 

 

 

 
 
 

  本报讯 在杭州西湖文化广场,有一个低调的雕塑馆——程允贤雕塑馆。最近,中国美院雕塑系材料视觉工作室的优秀作品展《三生万物》,就在这里开幕了。

  展品包括著名雕塑家龙翔的《马可波罗像》、孟庆祝的《头像研究》、朱晨的《石器系列》、钱云可的《寿者》等。这个工作室是2003年成立的,十多年里诞生了81位本科生与硕士生,创作了100多件毕业作品,其中有12件(组)作品,曾获得很多比赛的金奖。

  看过程云贤的雕塑,再看看这些作品,发现雕塑在这个时代真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今天的雕塑愈发生活、亲和,材料不仅有泥土、石头、金属这些常见的,还有木头、水晶、水泥和其它新型材料。作品的样子也不仅仅限于过去那些记忆中的形状,有些吸收了装置艺术的特点,更有想像力。

  巫澜的作品《父亲的一天》,像是六张装在木质相框里的老相片,其实就是用木头雕塑而成的,使用的是一种叫透雕的手法。怀旧的色彩与材质,充满昔日的温情,说的是艺术家的父亲在一天中的生活、工作的典型画面。

  这场展览的灯光、布置都有得一看。像是展厅最深处的谭涛的作品《城影》,雕塑中铁丝缠绕出的雾气与黑影的城楼,在灯光下显现出沉重和压抑感,这正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写照。

  展览将于17日结束。  本报记者 林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