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美聚焦

国美聚焦

五名优秀选手成为西泠印社新社员

作者:夏琳 陈友望 孙乐怡   编辑:gmjj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5-11-12

作者:夏琳 陈友望 孙乐怡   编辑:gmjj   发表时间:2015-11-12

 

 

“百年西泠·乐石吉金”西泠印社大型国际篆刻选拔活动结果出炉

   

 

 

 

 
 

  宋开智

  宋开智,江苏连云港人,200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201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获硕士学位,导师为陈大中教授。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创作会员会委员,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国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聘任教师。2007-2008年蝉联“浙江省青年书法二十家”,2015年入选浙江省青年人才“新峰计划”。

  作品获奖

  西泠印社“百年西泠·乐石吉金”国际篆刻选拔赛(获奖)、西泠印社“百年西泠翰墨春秋”全国书画印海选(一等奖)、西泠印社首届楹联展(提名奖)、 西泠印社“西湖风”篆刻海选(入围奖)、 浙江省第二届篆刻大展(银奖)、浙江省第三届篆刻大展(金奖)、浙江省第四届篆刻大展(金奖 )、浙江省第二届“温泉杯”书法展(银奖)、浙江省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选拔赛(银奖)、浙江省第五届青年书法篆刻选拔赛(银奖)、 浙江省第六届青年书法篆刻选拔赛(金奖)、江苏省第四届青年篆刻展(金奖)、江苏省首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 银奖)。

  作品入展

  全国第六、七届篆刻展、全国当代篆刻艺术大展、全国青年篆刻家邀请展、全国经典与当代印风篆刻展、印颂西湖—全国篆刻名家邀请展、西泠印社首届手卷展、全国八零点将录年度书法展、全国当代印坛新锐提名展、浙江省四、五、六、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浙江省五、六、七届全浙书法篆刻大展等。

  编写《中国玺印集萃·玉印卷》(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从艺经历

  1999年从淮安篆刻家万玉龙先生学习篆刻。先生治学严谨,给我制定一整套篆刻学习方法,以秦汉玺印为宗,兼学明清流派诸家,用临摹印章数量以期达到对玺印的正确了解,这使我打下了夯实的篆刻基础。2003年赴杭州求学,得吕金柱、来一石、汪永江、鲁大东等老师指教,我对篆刻艺术有了更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同时确定了自己以古玺创作为主攻方向。2012年复考回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从陈大中教授攻读书法篆刻实践类研究生,2015年毕业获硕士学位。三年里得到陈陈大中教授耳提面命、悉心教导,他的艺术观点、理念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从艺态度、生活态度,使我眼界大开。篆刻方面经过了陈教授的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让我对自身篆刻知识结构作了重新调整。

  入社心得

  今年上半年参加了西泠印社“百年西泠·乐石吉金”大型国际篆刻选拔活动,经过数月的层层选拔忝入获奖行列,最终经过现场实践和理论考试成为本年度新晋西泠印社社员。在此之前于2008年、2012年有过两次与入西泠印社擦肩而过的经历,此次活动于我而言倍加珍惜,有幸“忝列门墙”兴高之至,同时也鞭策着我在篆刻艺术创作道路上更加努力。

  对未来的思考

  篆刻是门综合性艺术,书法又是篆刻的基石。书法的发展影响着篆刻的发展,书法的好坏直接作用于篆刻上,所以提高书法素养是篆刻艺术生命力的保障,也是我迫在眉睫要做的。明清以来篆刻艺术上升至理论层面,一方面催促篆刻艺术发展,另一方面指引篆刻艺术实践方向。“复古、看到六朝唐宋妙、印从书出、印外求印”等艺术理念使明清篆刻艺术百花齐放,成为篆刻史上第三大高峰。所以开眼界,通理路也是篆刻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