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美聚焦

国美聚焦

第四届都市陶舍千杯展周六开幕

作者:王琼楠   编辑:gmjj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5-12-30

作者:王琼楠   编辑:gmjj   发表时间:2015-12-30

  
 

每只杯子都盛着一个江湖

  108位国内外艺术家前来参展

 
   
  

丹麦艺术家Agnes Fries将剪纸艺术与陶瓷结合,创作了中国味十足的十二生肖杯。
  
尉晓榕教授的作品《陆羽煮茶》釉上彩绘
  
 
   
  

冬日,手捧一杯,喝水,温暖从手中流淌到心里。杯子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器皿,它是连接我们和“生命之源”的纽带,也承载着人们的生活之道。有一个说法,“遇见千杯,就是圣诞”。本周六(12月26日),“交杯幻盏”——第四届都市陶舍千杯展(以下简称“千杯展”)将如期而至。

  “评说杯子之美,人人可以有角度,人人可以有论点。因为人人都是杯子的拥有者、使用者。”中国美院教授刘正说,“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尤其是在杭州生活文化品质之城的持续建设中,杯子似乎成为一道新的城市风景。人们一手点击键盘,一手持杯,数字、茶、咖啡与杯子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人们关注杯子,关注杯子之美,如同关注自己的仪表和言行。”

  杯子,虽是小物,却是日日之用器。对于艺术家而言,杯子是他们的灵感汇聚之物,每一只杯子的造型、釉色和技艺,都是他们玩趣的表达和个人风格的体现。杯子源于生活,最后又回归生活。@阵容 有不少外国艺术家 也有很多国内熟面孔

  一只小小的杯子,可以跨越国家民族和语言的边界。本届千杯展,汇聚了中国、日本、美国、丹麦和荷兰共108位艺术家的作品,阵容庞大。国外艺术家、跨界艺术家、自由艺术家、学院派艺术家,创作者虽姿态万千,却都对形态多变、创作多元的杯子情有独钟。

  丹麦皇家学院毕业的Agnes Fries,将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与陶瓷结合,创作了中国元素十足的十二生肖杯;荷兰陶艺家、设计师Carola Zee的创作,兼具设计感和陶艺气息,对釉、胎二色搭配和比例有独特见地。英籍日本陶艺家Takeshi Yasuda制作的青白瓷,不同于中国人熟悉的器型,且每一件不尽相同。

  在本届“千杯展”上,可以看到不少熟面孔,中国美院教授刘正是“千杯展”的常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的尉晓榕教授、王一飞和郭晓芳继续跨界创作,青年陶艺家孙丽娟、吴建芳等人的作品,也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

  @作品 汝瓷釉上彩绘和学院派陶艺作品 都是亮点

  汝瓷釉上彩绘依然是本届“千杯展”的亮点,延续了往届的中国画、书法与陶瓷跨界的合作理念,将彩绘器物再次推上高点。刘正的彩绘壶新题材《济公》《春寒》,郭晓芳的《暖日和风香不尽》马蹄尊,张铨的《虫蚀》茶叶罐,陈超历的《春》等彩绘作品,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

  学院派陶艺作品,也将以独特的造型、釉色、技艺等细节打动观者。李海霖的《迹》系列手杯,从泥料、釉色、造型上“特立独行”;汤忠仁作品《哥窑八方盏》、《灰青小罐》等,则是将学院派的审美和龙泉窑的特色完美结合;来自台湾的张清渊教授,将器物表面的纵横肌理拉伸感、窑变志野绞胎混杂的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互动 嘉宾和读者都可以来说说 我与杯子的故事

  每只杯子,都是一次记忆,也盛着一个江湖。

  当我们把玩杯子时,总能想起和这只杯子有关的种种回忆。本届“千杯展”特别呈现“一炉江湖——我与杯子的故事”交流会,特邀嘉宾展示他们的收藏作品,涉及材料延伸、古董、特殊工艺,向大家展示中国古代的杯子、日本民艺陶瓷杯、柴烧杯、当代杯子、诗人眼中的杯子,分享他们和杯子的故事。届时,他们将携心爱之杯,讲述“它们”的江湖。

  此外,读者如有藏杯,也可以前来和大家分享。参加方式可通过关注“快意空间”微信号(下方)报名。

  交杯幻盏——第四届都市陶舍千杯展

  时间:2015年12月26日-2016年1月10日

  地点:杭州拱墅区小河路334号快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