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琳 孙乐怡 编辑:gmjj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6-03-24
作者:夏琳 孙乐怡 编辑:gmjj 发表时间:2016-03-24
2016-03-24 |
|
||
|
||
|
记者 夏琳 孙乐怡 3月22日,“器以载道”在唐云艺术馆展出,展览展出秦胜水今年的新作80余幅,包括国画、油画、综合材料、瓷艺绘画和雕塑绘画。从在纸上作画到在瓷上作画,从平面走向立体,从一次完成到多次绘制……在他的作品中,仿佛能找到一种似曾相识的生命体验。 人物名片 秦胜水,笔名大牛。先后读研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创作研究生班、中国美院周韶华新水墨高研班。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徽派书画院副秘书长、中国华人美术家协会安徽分会主席、安徽省法治工作者书画协会副会长、中国牛书画创作院院长、台湾美术协会艺术顾问、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公益爱心艺术家”。 与绘画结下不解之缘的他 深入扎根于生活 自上中学时起,秦胜水便与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跟随专业老师学习素描、连环画、国画和西画,从而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为提高文化素养,他在高校进修新闻、中文、法律、哲学、管理等专业课程。 他种过地,当过兵,从事过党、政、教、群、商等多方面的工作。无论从事何种行业,在业余时间他都选择静下心来画画。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文化素养,为他的绘画艺术达到至高境界奠定了基础。多年来,他不仅临摹了大量古今名家的作品,而且还与当代书画家交朋友,虚心地向他们求教。 经过不懈努力,以及对中国传统笔墨与骨法的潜心研究,秦胜水的创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继承了中国写意画传统精髓,并博采众长,以书为法,融合中西,巧密精思,自成面目。他的许多作品是在写生或在基层调研、视察工作时受到启发所创作的,都是他的有感而发。而生活,正是他创作的源泉。 牛是秦胜水作品题画中最多的内容。他以牛为最爱,这不仅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更基于他对传统文化中牛的理解以及生活的这片土地。在创作中秦胜水注重师法造化、深入生活。这些年来,一有闲暇,他就会到牛场、农家、田野对牛进行观察、写生,揣摩牛的性情,所以画出了如此活灵活现的牛。 传统笔墨与时代风貌相结合 追求黄牛精神 从古代到现如今,人们常以牛自比自问或他比他问,如“负薪挂角”、“俯首甘为孺子牛”。像牛一样勇敢拼搏、勤奋向上、自强不息、刻苦耐劳、朴实无华、不折不扣、任劳任怨的伟大精神与高贵品质,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未来都有它不朽的意义与价值。 秦胜水画牛重视画中情趣表达,“希望我们的时代能多一点牛气,少一点猴气。”他用拙笔表现牛实在、宽厚、忠诚、奉献的精神。他认为中国画的生命在于“当随时代”,在具体绘画表现过程中,他重视形式探索,在弱化色彩、强调“笔墨”表现的同时,注重把传统笔墨与时代风貌紧密结合,既注重师法传统,但又不拘泥于传统,而是勇于探索、紧跟时代。他赋予牛以人文精神,从而表现出牛的忍辱负重、无私奉献、开拓创新。 读秦胜水的作品,在运笔纵横恣肆中,骨力毕现,富有强烈的节奏感,营造境界丹青的诗意和笔墨趣韵;在具象与抽象的关系上,以具象写实为基础,略加个性化抽象图式,而谋求具象与抽象的结合;而在感情与理性的关系上,以强烈的书写感受为主导,不忽视必要的理性的结合和表现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能力、特征和作用等性格特点,他笔下的牛,雄奇秀美而形神兼得。 他常说,老黄牛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己画牛的最大追求,就是要为唤回当代社会缺失了的奉献、务实、老实、肯干的老黄牛精神贡献微薄之力。“牛忍辱负重,无私奉献精神令我钦佩。我要用绘画表现这种精神。”秦胜水说,“牛是实干的精神符号,这是我数十年来义无反顾为之树碑立传的初衷所系,并是为之奋斗的终身目标。”秦胜水说。 而他对艺术创造的追求就像他笔下的黄牛,在艺术的园地里,不停蹄地辛勤耕耘着。 画如其人 他画牛更是一位牛人 古人云:“画如其人。”秦胜水笔下的牛,无论是黄牛、水牛,还是牦牛,都表现得惟妙惟肖。画牛时,他用笔粗放,用墨酣畅,并吸收泼墨、泼彩之法和山水画的斧劈之法,以及书法中的“八面出峰”,因而他的作品线条灵动、墨彩淋漓,颇有意趣。 他笔下的牛憨厚、安稳、老实,是主、客观融合后精神的物化,更是画家性情的外化,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他画中的牛形神兼备,令人称赞;而他真诚、朴实、执著的秉性,更让人叹服。 画画如此,生活中,秦胜水更是一位牛人,一位乐于奉献的人。他画牛,颂扬牛,以丹青为牛之礼赞,同时以牛的精神实践着他的人生追求。多年来,他一直倡导并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活动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2011年6月,正是牵动千家万户的高考阶段,秦胜水看到无偿接送考生的爱心车队,被他们的奉献精神所深深触动,经过两个月的反复构思,创作了一幅《俯首甘为孺子牛》赠送给该车队。2012年5月,为了号召大家学习全国劳模李子明和他的服务团队的无私奉献精神,他经过半年的精心构思,创作了《甘为孺子牛》的国画作品。 之所以把展览巡展的首站选在杭州,秦胜水认为杭州是一个充满国际美誉度的城市,恰逢今年9月杭州举办G20峰会,他说,“我曾在美院进修、深造,现在有许多师友都选择居住在杭州,在进修时我就被杭州浓郁深厚的文化气息和迷人风光所深深吸引。”此次展览正是充分展现出秦胜水传递、耕耘、奉献文化和不受画种障碍制约的艺术追求,真切体现出“画者,文之极也”、“书为心画”、“成教化,助人伦”的中国文化传承脉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