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美聚焦

国美聚焦

都市快报:精华版美院毕业展明天上线

作者:余夕雯   编辑:gmjj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6-06-13

作者:余夕雯   编辑:gmjj   发表时间:2016-06-13

  每年都有土豪毕业生 运作品就找防磕碰小能手虞师傅

  过去一周,连绵的雨天也没能阻挡观众前往中国美院观看毕业作品展,南山路的美院美术馆,每天早上一开门就会涌入如潮的粉丝。在一拨又一拨的观众里,有看热闹的市民,也有有心发掘明日之星的拍卖行、印刷公司、艺术机构,还有想要找美院学生设计公司品牌logo的企业老板。

  学生们已经习惯在自己的作品旁边贴上二维码,或是设计一叠个性名片,时刻准备着推销自己的作品。尽管保安师傅一再提醒 “不要碰哦,这些都是艺术,碰坏了你赔不起的”,有些观众的“魔爪”还是伸向了展出作品……

  还没有去看过展览、或者还想再看一次的读者请注意——明天(6月6日)起,美院南山校区的优秀毕业作品展将汇集本次毕业展当中的优秀作品进行集中展示。这些作品是从南山、象山、上海张江校区所有专业的毕业创作当中评选出来的精品,称得上是今年毕业展的精华版。

  

 
 
 
 
  
“闪开,让我钓个鱼。”
“我头不见啦!”
“要不要试试?”
“宝宝不高兴!”
 
  

事实上,除了学生、导师和家长,在这场大型的美院毕业展风光背后,还有许多默默为之付出的人。

  出场人物:黄福林 50+ 美院后勤服务公司

  过去学生少,每个人的名字都叫得出来

  在美院国画系,人人都认识黄福林。从1984年工作分配到中国美院开始,黄福林就开始修补系里的古画,他的绝活是苏派裱画。这门手艺是祖传的,黄福林出生在江苏丹阳一个裱画之家,祖辈开始就是当地一等一的裱画好手,到美院工作后,他又去了南京博物院给一个退休裱画老师傅当学徒,学修补古画,好东西见过不少,眼界自然就高。

  毕业展这几天,平常能待机两天的手机,常常半天就要充一次电,因为来找他裱画的学生太多了。有时候晚上10点多还会有学生打电话来,问他能不能加个班裱画。“这是国画系传统了,有的学生自己找来,有的是老师介绍。”黄福林说。

  过去国画系人少,一个专业往往只有五六个学生,每个人的名字黄福林都能叫得出来。像刘国辉、卢坤峰、孔仲起这些老先生,找他裱完画偶尔还会送他小品。“扩招以后学生太多了,名字就不大记得牢了。”但即便如此,毕业生们在展厅里见到了黄福林,还是很亲切。

  “黄师傅就是万金油,什么事情总能想办法帮我们搞定,”一位今年刚刚研究生毕业的女生说,“毕业以后还要找黄师傅裱画的。”说完又对黄师傅撒娇:“黄师傅,我找不到包画的气泡纸了,你那里有没有?”“到我办公室去拿好了嘛。”黄福林说,这些小姑娘跟自己的女儿年纪差不多,她们有要求,自己都会想办法帮忙。他的大女儿已经工作,小女儿刚刚考上美院,在花鸟专业读大一。

  出场人物:徐巍 20+ 转塘装裱工作室

  看展?别闹了,累到只想倒头大睡一觉

  1988年出生的徐巍,几年前在转塘美院象山校区边上跟朋友搞创业项目,一起开了“迷墙装裱中心”。因为原来在大学学景观设计专业,有一定美术基础和年轻人的艺术眼光,他的装裱中心很受毕业生欢迎,转塘校区的插画、影像、设计专业许多学生都会找到他。

  今年美院毕业展3天布展,他熬了两个通宵,裱一幅画,工序十几道,托裱、背板、卡纸、切割等等,每个学生都想在作品装裱上动点脑筋,就会提出“个性定制”,比如摄影系,每个学生的摄影作品,有的是用油画布,有的是用美术纸,有的是用照片相纸,不同材料就要求配出不一样的气质。“就像是装修房子,户型不一样,用的材料也不一样,工程量太大了。”徐巍说,今年毕业展他跟团队里的5个小伙伴一共裱了二十几幅画,虽然业务电话不断,但根本应付不过来,只好拒绝。

  这几天一定比平常赚很多吧?徐巍苦笑:“一张小画也就收几十块钱,还免费帮忙挂画,毕竟我们都是毕业展的过来人啊,怎么能坑自己人。”

  毕业展开幕了你会去现场看看自己裱的作品吗?“看展?别闹了,现在只想倒头大睡一觉。”

  出场人物:虞师傅 50+ 运输车司机

  不怕打车软件抢生意,最近收入是平常的两倍

  很多美院学生和老师的通讯录里,都有虞师傅的电话号码。这位驾龄将近30年的老司机,运送作品总是让人很放心。毕业展学生布展都很早,8点作品就要进场,家住转塘的虞师傅早上6点就要起床,到学生家里运作品到南山或是转塘校区。美院学生在外租房子的不少,特别是研究生阶段需要比较大的创作场地,滨江、转塘是主要聚集区。

  事实上,运一趟的价格在150到200元左右,并不便宜,住得近的学生会选择一起拼车。尽管现在叫车软件很方便,但虞师傅并不担心自己没有生意,他会在车里准备些软质的海绵、弹力絮,防止作品磕碰受损。收入当然也要比平常多出一倍左右,虞师傅说:“学生读那么多年书,就是为了这次毕业展示,要是最后在运输这块出点事情,多少过意不去。”

  出场人物:何勇苗 40+ 画廊老板

  每年都有土豪毕业生,花万把块裱幅画不心疼

  每年毕业展,都有“不差钱”的土豪学生。关于这点,生于70年代的杭州人可艺术中心老板何勇苗感触很深,“我也是国美毕业的,那现在的学生比我们那会儿派头是大得多了。”何勇苗举了个例子,就拿画框来说,为了让自己的毕业作品看起来品质更高,毕业生往往会挑选进口的无反光玻璃,几千块一平方米的价格,裱一幅大一点的画,往往需要万把块的价格,有些已经成名的艺术家都不太吃得消每幅画都这样裱。

  何勇苗说,特别是最近两三年,毕业生来找他们装裱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学生到国外看过好东西,有了一定国际化视野,对装裱的要求就很高。”甚至有学生拿着一长串单子,对所用材料、尺寸、颜色等等,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要求。

  出场人物:汤智良 60+ 雕塑翻模师傅

  雕塑系出女汉子,力气大胆子也大

  还有不到半年,雕塑系专做翻模的老师汤智良就要退休了。在学校里待了整整40年,看着一批批的学生来了又走,汤智良说,终于也要轮到自己“毕业”了。每年雕塑系的毕业作品,需要翻模的学生,带了做好的泥塑去找他帮忙,翻成玻璃钢或者树脂材料。如果遇到一些大型雕塑,他会介绍学生拿到雕塑工厂去加工。光一个毕业展翻模,大概就要翻四五十件。

  给汤智良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雕塑系的女学生,个个都是女汉子,力气都很大的。当然,胆子也大,“早些年,雕塑系学生毕业作品还都是以写实为主,看功夫,现在还是看创意的多,所以做出来的造型奇出怪样什么都有。”有些实在太天马行空的,汤智良会忍不住提点建议,“现在孩子真是想法很多的,什么都敢做,有些材料连见都没见过就要做作品,这种时候会建议他们换一换”。

  2016中国美院优秀毕业展

  时间:6月6日起至12日(每天9:00-17:00)

  地点:杭州中国美院南山校区(美院美术馆、陈列馆)

  本版图片均为中国美院毕业展作品,图说均为设计对白。 摄影 韦嘉蓉

  过去一周,连绵的雨天也没能阻挡观众前往中国美院观看毕业作品展,南山路的美院美术馆,每天早上一开门就会涌入如潮的粉丝。在一拨又一拨的观众里,有看热闹的市民,也有有心发掘明日之星的拍卖行、印刷公司、艺术机构,还有想要找美院学生设计公司品牌logo的企业老板。

  学生们已经习惯在自己的作品旁边贴上二维码,或是设计一叠个性名片,时刻准备着推销自己的作品。尽管保安师傅一再提醒 “不要碰哦,这些都是艺术,碰坏了你赔不起的”,有些观众的“魔爪”还是伸向了展出作品……

  还没有去看过展览、或者还想再看一次的读者请注意——明天(6月6日)起,美院南山校区的优秀毕业作品展将汇集本次毕业展当中的优秀作品进行集中展示。这些作品是从南山、象山、上海张江校区所有专业的毕业创作当中评选出来的精品,称得上是今年毕业展的精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