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美聚焦

国美聚焦

《美术报》:书法成单独门类是一种提高

作者:孙嘉鸿   编辑:gmjj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8-12-01

作者:孙嘉鸿   编辑:gmjj   发表时间:2018-12-01

  

 

  沙孟海 听鹂深处

  书法成单独门类

  是一种提高

  ■孙嘉鸿

  我认为书法不是独立的。以前提出了两个观点,一个叫:“世间无物非草书”,一个叫:“书肇万物复归自然”。书法必定跟很多东西都有联系。不可能说没有其他事物来给养书法,书法也不产生任何其他东西。不将书法看作一个艺术门类也没有问题,书法也可以只是单纯的写字。但是把书法当作一门艺术,可以说是对书法的一种提高。

 

  “写得美”是

  书法存在的理由

  ■欧阳麒

  书法艺术离不开毛笔的书写。西方国家以前用的鹅毛笔,书写起来也具有线形、线质的变化,但是西方人没有提出“书法”的观念。“Calligraphy”一词来自于希腊语:“callos”表示“美”,“grapho”表示“我在写”。现在书法成为了创造美观典雅的书写的艺术。“写得美”,是书法的一个目标,也可以说是书法存在的理由。

 

  书法理论、实践

  不用相结合

  ■张楚

  我认为,书法理论和实践是可以不用相结合的。书法理论的诞生源自于长期的书法实践,它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古代信息的匮乏与传播的不便捷,当时的学书者看不到历史上的或是同时代书家的书写状态,甚至是作品,而书法理论的主要作用,是以简要的观点还原书家当时的书写状态与书家所想表现的艺术效果。但是近现代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我们信息沟通的便捷程度远在古代之上,法书名帖与当代书家的书写视频都可以在印刷品上看到或在网络上搜索到。相较于书论,现代有了更为直观的传达方式,从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书过程中理论的作用。当有更为直观明了地传递知识信息的媒介的时候,理论很可能会朝着鉴赏评论的方向过度,理论家更接近于批评家或影评人的角色。

 

  以日本为例,探讨书法艺术的独立性

  ■黄杨

  我认为书法作为独立艺术门类是成立的。尤其是在实用性下降后,如果书法不当作独立门类来看的话,书法将作为何种形态发展下去?但是有一个途径可能可以给我们一个参考性的答案,就是观照近几十年的日本书法。因为把汉字作为载体进行艺术创作,日本人的心理负担会比我们小很多,也就是他们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会比我们更加彻底。这点参看上田桑鸠、井上有一等人的字应该就会有所解答。海上雅臣花了多年的时间,为死后的井上有一解读他作品的创作理路,生前与日本书坛决裂的井上有一都没怎么说清楚的一些道理,让海上雅臣说得是一套一套的。这可能是理论作为创作依托的一个有趣的地方吧。因为海上雅臣是绝写不出井上有一那样的字来的,但感觉层面的东西却能让他无限接近并解读,这虽只是一个小的方面,却可以反应出理论这门东西,对于艺术家来说意味着什么,有可能就是四个字:师出有名。毕竟古人打仗,也讲究个上和天道,下顺民心。

  所以书道在进入日展以前,也已经明显地有意识地划分出各个领域来,且各个领域,比如假名、汉字、甚至调和体来。每个领域都有各自的历史流序并有专人研究,出各种流派介绍,来完善各自门类的理论体系,以至于所有的艺术创作在大原则上不违背这些理论规律以外,各自有各自的特点。所以,明确定义,然后在这些理论框架里开始做艺术创作,且做到彻底,这是我对日本书法作品呈现的一个总体印象和感觉。

  如明清调的创立,就是以明末清初历史时期做依托,还特地开了研讨会,立起一杆旗帜,随后理论研究逐步跟上,然后创作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实施开展,实践与理论互相依托的现象就形成了。

  在日本,从日展设立第五科书道开始,其他四科为东洋画、西洋画、雕塑和工艺。对于书道在日本的发展史来说,我觉得这可以是一个分水岭,它把全日本的书家,第一次这样大面积地笼络在一起同场竞技,逐渐发展成作为书道会成员参与,会比普通人参与有着更大地受赏可能性。这对日本书道有个很正面的影响,就是把书道作品在展览会上的呈现做到极致。但其负面就会难免显得单调,以及年复一年地出现弟子重复老师,各自书道会严守各自的艺术风格,裹挟着理论研究,以入展作为创作的最终目的。我认为这是个蛮严重的现象。

  中国书法也会呈现各种各样的面貌、特点。书法作为一门艺术,老先生们更多地也是总结自己用笔的经验,奉劝年轻人多读书,变换气质,陶冶性灵。这些算是理论吗?也正因此我们可能从头到尾,就没有把书法作为单独的艺术门类来看过,这可能也是造成我们的展览意识,或者说书法作品意识在最开始的时候落后日本的原因。而至于把实践和理论分开,我想也可能是为了让人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做到极致。但看看日本,我觉得还是得警惕。警惕不能为了艺术而艺术,为了理论而理论。艺术更需要发自内心,妙造自然。

 

  书法有其独特的表达

  ■高阳

  任何艺术门类都具有其独立性和依附性。我们探讨书法的艺术门类独立性必须要从艺术的本质和书法的本质谈起,艺术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生活在艺术家思维中审美的产物。那么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就会产生不同的艺术,在遇到社会生活的变化和不同艺术思想的碰撞之前,各种艺术门类都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只不过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人们的意识形态也会变化,各个艺术门类之间也会随之发展,所谓“通则变,变则通”。整个艺术系统,是由众多不同艺术门类组成的,每个艺术门类又自成体系,就书法艺术而言,最初一定是属于造型艺术,所谓“书画同源”便是如此,而由于自两汉、魏、吴以来,书法艺术逐步从文字学范围内孕育出来,到了民国时期,一批有西学根基的美学家、教育家对书法理论的现代转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蔡元培以西方现代艺术理念打量书法,从中发现书法的艺术性,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后来宗白华将汉字看成一个“空间单位”,并将其上升到“生命单位”,认为“中国音乐的衰弱,而书法却代替了它形成了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

  我们作为书法专业的从业者,不能妄自菲薄,觉得它不如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应该可以作为一个艺术门类所存在的,书法所能表达的某些东西,是其他艺术门类所不及的。

 

  独立性根植于文字的主体

  ■赖安珂

  首先“独立艺术门类”是在西方艺术语境中被提出的。如果要讨论西方艺术语境下的书法,就必须要谈到日本。日本为什么要把书法作为“第五科”,其中存在很复杂的原因。而且不仅仅是艺术方面,还有社会环境的必然。

  第二点,独立的概念加在书法上是否会阻碍,或是促进书法的发展。在日本,书道的独立没有阻碍书法的发展,而是推动。那么如何理解“独立”这个概念,我认为“独立”不是孤立。书法独立出来以后,是不是就不能与其他艺术门类相结合了?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书道照样可以与其他艺术门类相结合,独立了也可以交流。

  书法的独立性、特殊性还是在文字方面。只要把握文字的主体,就可以与其他艺术门类进行交流、融合。

  在实践与理论方面,书法作为东方思维体系下的产物,用西方的哲学体系去套用它是否合适?作为哲学他是概念化的、辐射性强的东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该可以辐射到任何艺术门类,书法中应该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我觉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是很相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