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西里椅
记者 孙乐怡
今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该主题聚焦博物馆作为社区、社群、社会活跃参与者的角色定位,倡导博物馆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进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公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同时,博物馆作为“文化中枢”,还应致力于搭建不同文明交流对话的平台,维护文化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互联互通、包容互鉴。
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民艺博物馆、国际设计博物馆总馆长杭间看来,当代博物馆学的“新义”,博物馆里的“事物”传统,应该给每个观者提供思想未来的可能。“博物馆的空间(展览、研究、教育、收藏、艺术衍生品等),既是文化交流的开放之地,也是美学和知识的生产、感受力的陶冶之地,它既保存也可探索重组,既可批判扬弃,也可以建构重构,博物馆的这些特质,指向了人类文化的核心,而中枢,正是它的功能的一个恰当形容。”
发挥各不同层次博物馆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其自身资源,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提供博物馆服务。中国美术学院博物馆群根据自身资源特点,策划了多项精彩的展览和活动。从展览、讲座、朗诵会、剧场,再到非遗体验活动,不同形式让不同年龄层段、不同社会角色、拥有不同文化体验需求的公众都能找到自己最心仪的博物馆打开方式。
专家大咖现身三馆导览
现场体验博物馆“新玩法”
中国美术学院的美术博物馆群,包括美术馆、民艺博物馆和国际设计博物馆,既拥有中国最具当代艺术特质的展览和收藏,同时又从生活的艺术角度寻觅中国传统造物之美。
此次“国际博物馆日”,美术博物馆群向社会和公众推出精心策划的系列活动,其中包括公开讲座“没有展览的时代——兼论我对策展的思考”“无华:卢志荣作品展”。此外,结合自身展览和馆藏,美术馆邀请美术博物馆研究者和相关从业者从17日起连续推出多期“认识美术馆——传统的未来”系列讲座,如中国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教授董捷在其讲座中就“博物馆学与艺术博物馆”、“作为博物馆的美术馆”、“博物馆与特展”等相关问题,普及美术馆知识,讨论艺术博物馆事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和艺术院校及艺术教育在其间的作为。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5.18国际博物日”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让“走进博物馆”真正成为人们一种便捷的生活方式。博物馆日当天,三馆除特展外,全部免费开放至23点。
三馆同时推出丰富多样的公共教育活动:南山校区美术馆举办“《野草》朗读——在图像与声音的两岸”大型朗诵会;在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馆展时曾经演出、后来获得文旅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优秀公教项目的“象棚——包豪斯人物空间剧场”于18日、19日重新演出三场;纪念包豪斯诞生100周年系列公教活动又推出新的形式:“家具设计-瓦西里椅儿童再设计”“少即是多-包豪斯钢管椅综合体验”,通过包豪斯风格作品藏品级别的椅子体验活动,从功能、材料,艺术与技术,人体工学等角度出发,向广大爱好者提供零距离的体验经典设计的机会。
作为民艺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之一的“福雕黄杨”黄杨木雕制作体验活动,18日下午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多功能报告厅举行。本次课程由黄杨木雕工艺美术师王晓秋、陈宗立授课。他们以PPT的形式,详细介绍了黄杨木雕的相关背景知识、讲解制作步骤,教授木雕工具的使用方法。同时,现场指导参与观众完成一件黄杨木雕作品。通过亲身体验黄杨木雕的手艺,让大家了解黄杨木雕的制作、工艺流程及文化内涵。通过这样的体验活动,加深公众对民艺的认知,让民艺走进日常生活。
近年来,随着传播环境的不断更迭,网络直播发展迅猛,日渐成为公众关注时下热点的主要方式。借助新兴传播手段的力量,让更多公众了解博物馆的历史背景、建馆故事、建馆意义并了解展品背后的文化内涵。《野草——献给五四新文化运动100周年》《1949——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建国题材绘画摄影作品展》《生活世界——馆藏西方现代设计展》《颠覆与重塑:馆藏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黄杨木雕之春——浙江民艺深耕系列展览》各个展览主要策展人也在不同时间参加导览。
此外,作为首批国家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南山校区美术馆联合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学工部,首次面向青年新生设计力量征集基于馆藏作品的艺术衍生品设计方案,并将给予扶持和孵化,倡导活化传统、面向未来、推动创新、引领生活的新理念。
与策展人面对面
公开讲座共同探寻博物馆本质
5月18日晚,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报告厅座无虚席,来自各地的艺术爱好者济济一堂,共同分享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高世名的公开讲座:“没有展览的时代——兼论我对策展的思考”。
“在相当漫长的世代中,人类生活在一个没有博物馆的社会、没有展览的时代。在那个没有展览的时代中,古人是如何观赏艺术作品?那些审美情境中又凝聚出了怎样的艺术经验?这些经验让我们反思,在博物馆的时代,我们失落了什么?”在高世名看来,博物馆不但是保存东西的空间,而且是展示的空间,更重要的还是建构意义的空间。“20世纪博物馆的核心问题是存在着两种焦虑——历史主义的焦虑和体制批判的焦虑。就是说,在收藏艺术的同时批判艺术,在瓦解艺术史的同时建构历史;既反对它的时代,又创造它的时代。”
当今的博物馆处在这样的双重焦虑之中,“所以策展人就不能只是博物馆中珍贵物品的看护者和保存者,还应是破坏者和生产者。他不断地挑战、批判博物馆的意义建构,向我们展示所谓‘当代’不过是一片流沙,而所有历史意义的构造只是不断地在沙上建塔。”
博物馆在过去的50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不再仅仅是艺术品的库房加展厅,这个传统意义上的缪斯栖息之地,正在变成艺术自我颠覆和自我生成之所,它似乎已然变身成为一个剧院、教室、车间和广场的综合体。同样,依附于博物馆空间的公共展示也不再只是艺术作品的陈设,而是指向情境的展开、公共性的构建、社群的生产。在这种状况下,策展又意味着什么?”
在他看来,策展是艺术实践同时也是社会实践。策展人不只穿梭游弋于艺术家、观众、美术馆、画廊这些有形的事物之间,同时还贯穿着艺术史、媒介、制度、意识形态这些看不见的事物。艺术家是一个社会位置,而策展人不过是个媒介。“通过这个媒介,我们将获得一种目光,这种目光可以穿透艺术作品的拜物教,穿透艺术创造的个人主义神话,穿透艺术-价值-资本的社会循环系统,进入到这种被名之为‘艺术’的社会时刻,这是艺术起作用的时刻,也是艺术发生的时刻。”
打造指尖上的博物馆奇妙之旅
VR全景展厅18日正式上线
为丰富公众的文化生活,即时享受到足不出户也能逛博物馆的文化体验,经过长时间的筹备和拍摄制作,三馆360度VR全景展览集体上线发布。其中包括:“迁徙的包豪斯:设计生活”“生活世界——馆藏西方现代设计”“颠覆与重塑:馆藏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文献展”“超越建筑的西扎——葡萄牙著名建筑家阿尔瓦罗·西扎建筑与设计大展”等。
同时,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中国美术学院承担的“皮影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
2003年11月,中国美术学院接受著名收藏家赵树同教授捐赠的4.7万多件皮影及其相关文物,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中国美术学院皮影艺术博物馆,该馆是国内首家颇具规模的皮影艺术博物馆。馆藏作品包括从明清到现代的皮影4.5万余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此外,还藏有1368件皮影手抄剧本、400余件皮影包和1套表演乐器。2015年皮影艺术博物馆并入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
2007年,“皮影数字博物馆”项目在“中国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工程(二期)”中立项;2017年,“中国皮影网络传播平台建设”项目获国家艺术基金立项。本项目以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馆藏皮影为依托,通过图文、影音和动画等形式展现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皮影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皮影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皮影领域的相关资料进行数字化采集、管理并实现永久保存。
目前,该项目已采集4.8万余件皮影图像资源,涵盖全国各地、各流派的皮影造型;同时,还录制了各地具有代表性的700多个皮影表演节目,其中,既有饱含历史记忆的传统剧目,又有深受小朋友喜爱的寓言剧,还有颇受年轻人追捧的摇滚皮影。除皮影图像和表演节目外,还收集有皮影唱腔文件,其中不乏民国皮影名角的珍贵唱段。此外,为探索传统艺术的活化,使之融入现代生活,项目组采集、制作了一批妙趣横生的皮影衍生产品,如皮影表情包、皮影手机桌面与电脑桌面,皮影动画等。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将学术性与科普性、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该项目较好地实现了皮影数字化保护和网络化宣传。
(供图:中国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