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美术学院哲匠奖颁奖典礼暨中国美术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表彰隆重召开

作者:摄/申博 周红 龚美玲   编辑:姜大伟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7-01-14

作者:摄/申博 周红 龚美玲   编辑:姜大伟   发表时间:2017-01-14

  「哲」者,「智也」;「匠」者,「教也」。

  「哲匠」一词,语出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兴废」篇。

  「哲匠」者,立身杏坛,启智树艺,继火传薪,德重艺高,是为从艺者的最高追求,传习千年。

  为高擎民族精神火炬,礼赞致敬传统文化,中国美术学院乘重点高校建设东风,开艺术教育界先河,创设代表全校最高教学研创水平的奖项,郑重命名为「哲匠奖」。其目的为:赓续千年学脉,彰明教育理想,凝练办学宗旨,奖掖卓优人才,以引领中国艺术教育事业繁荣发展、开拓创新。

  1月14日,中国美术学院以「哲匠」之名,树旗帜,立标杆,隆重表彰在教学一线取得突出成就的六位教师。

钱晓芳宣读《关于公布首届中国美术学院哲匠奖获奖人选的决定》

  颁奖典礼上,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宣读《关于公布首届中国美术学院哲匠奖获奖人选的决定》,宣布艺术人文学院教授范景中获哲匠金奖,绘画艺术学院教授焦小健、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授施慧获哲匠银奖,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教授陈向迅、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宋建明、设计艺术学院教授王雪青获哲匠奖。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在讲话中表示,哲与匠,代表了人类最重要的两种生命品质。哲代表思想,思想者务要致广大;匠代表劳作,劳作者务要尽精微。哲匠不仅是个人荣誉,更是哲与匠相融合的精神代表,是显现美院之美的人。他希望美院哲匠代代传承,共铸伟大。

哲匠是对艺者的礼赞,哲匠是对师者的颂歌。 

哲匠是一种精神的执守,哲匠是一种崇高的望境! 

「哲匠」源自艺者对艺术品质的不懈追求: 

行健必敬,居敬必通,会通必远,履远必哲匠! 

「哲匠」源自师者对教育教学的责任担当: 

使命蕴艺,创艺蕴品,诗品蕴心,文心蕴望境! 

  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老教授肖峰分别为获哲匠金奖、哲匠银奖的教师颁奖,钱晓芳为哲匠奖获奖教师颁奖。

  ▌获奖教师简介

  哲匠金奖

  获奖者:范景中

肖峰为哲匠金奖获得者范景中教授颁奖

  范景中,艺术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留校任教,1995年受聘为教授职务。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指导学生两获「全国百篇优博」,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功勋教师、浙江省教学名师。

范景中致获奖感言

  范景中在获奖感言中道出了所有获奖教师的心声:感谢学院培养,感谢院领导关怀,感谢同事的帮助,也感谢自己学生们的激励。「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但念无常,慎勿放逸。」范景中教授每天总用这几句话鞭策自己向知识的领域一点点「爬行」,并希望能用更多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回馈这份荣誉。

  评委会颁奖词:

  他是一位译者。他近四十年的译介工作,为中国现代艺术史学科奠定了知识与方法的根基,其影响波及中国所有人文领域。

  他是一位学者。他虚怀若谷,治学谨严,凭借深厚的学养、广博的学识,将艺术史在中国建设成为一门高水平的人文学科。

  他是一位读书人,一位写作者。他视读书如生命本能,视写作为神圣志业。

  作为读书人,他深知「风雅之在今日,岌岌乎危于一线」;作为写作者,他相信形式创造情感,文辞生发意兴。他谦逊的写作,召唤出文人世界的风雅与情志,他殷殷的教导,温润当下国人的文心。

  然而,最重要也最根本地,他是一位教师。

  作为教师,他教导学生敬畏前人,取法乎上,引领弟子涵养胸襟,锻造品格。如今,他的弟子已遍布大江南北,成为中国艺术史学的中坚力量。

  对朋友们来说,他的品格令人敬服——宽厚、真诚、坦荡、磊落。

  对学生们来说,他的教诲洞彻心扉——视学问永无所止,视生命明日将逝。

  哲匠银奖

  获奖者:焦小健 / 施慧

肖峰为哲匠银奖获得者焦小健、施慧颁奖

  焦小健,绘画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留校任教,2001年受聘为教授职务。主持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项目,参与具象表现绘画试点班的教学和《具象表现绘画文选》的编纂。

  评委会颁奖词:

  他所参与的具象表现绘画教学实践,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最持久、最深入的教学改革与方法论探索。

  他将现象学方法融入绘画的感知与操作,身体力行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教与学的体系,以精微的思想照亮绘画的观看和上手的技艺。

  他引导学生们用最切身地方式去触动、去感知,在画面的生成创造中反求诸身。

  他的教与学只是为了——让绘画成为行动,让经验不再现成,让知觉始终保持敏感,让世界重新变得生动。

  施慧,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留校任教,2000年受聘为教授职务。获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持国家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被评为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

  评委会颁奖词:

  她是当代中国纤维艺术最主要的推动者,也是纤维艺术教学体系的重要开创者。

  她的教学注重实验性与开放性,她为学生们开启的,是一种眼光。

  纤维之为眼光,正如编织之为方法,通过这种眼光与方法,学生眼中的世界展现出另一番形貌。

  她在教学中给予的,不止是她简、素、轻、空的美学品格,更有一种源自生命深处的质朴劳作,那是一首日常生活的生命史诗,风清月白,素朴皎洁。

  哲匠奖

  获奖者:陈向迅 / 宋建明 / 王雪青

 钱晓芳为哲匠奖获得者陈向迅、宋建明、王雪青颁奖

  陈向迅,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留校任教,2001年受聘为教授职务,指导学生获全国美术作品展金奖,参与创作中南海怀仁堂巨幅作品,入选首批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

  评委会颁奖词:

  在中国山水画教学的历史脉络中,他是一位真正的传习者。

  他上承陆俨少等先辈大师,下启当代山水画界的众多中青年名家,成为中国美院山水画道统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他在山水画创作的道路上跋涉经年,对先师之道有会于心,同时又自具怀抱。

  其为人宽厚含蓄,其教学开放从容,其作品特立独行,别开生面!

  宋建明,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留校任教,1999年受聘为教授职务,获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省高校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色彩贡献奖,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评委会颁奖词:

  他是中国色彩学教育的开创者,也是国美社会服务体系的设计师。

  作为设计学的领军人物,他致力于「文创制造」、「东方智性」、「科艺融合」的工作,重新定义了当代设计的实践体系。

  从南山到象山,从滨江到张江,他带领设计学科在新世纪语境中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他的足迹贯穿了国美新世纪的整个过程。

  然而,正如他本人所说——他要作的,只是一名「国美之路上的教书匠」。

  王雪青,设计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留校任教,2002年受聘为教授职务,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主持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被评为浙江省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

  评委会颁奖词:

  他游学十载,毅然回国,只为了那份「母校情结」。

  他倾心教学三十余年,始终扎根在教书育人的最前线。

  他倾力教改,十年磨一剑,将设计基础课程体系带入当代。

  他授课严谨而不失开放性,他编写的教材通行全国。

  他坚信设计教育是心灵的开启,是对创造性的施教。

  他是一位实至名归的「全国模范教师」。

颁奖典礼合影

  随后隆重举行中国美术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表彰仪式。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向学院首位「长江学者」、「万人计划」入选者王澍颁奖。

 

  谈及能获评国内学术性最强的「长江学者」并入选「万人计划」,王澍由衷地感谢学校的信任,各部门的支持,以及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科团队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王澍,1963年生于新疆。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博士。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建筑学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1988年留校,2004年晋升教授职务,2011年受聘为美国哈佛大学荣誉教授,2012年2月27日获得了具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个中国公民

  2016年,王澍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奖励计划」和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使中国美术学院在这两个国家级人才项目上实现了零的突破

  「长江学者」是教育部与香港李嘉诚基金会为提高中国高等学校学术地位,振兴中国高等教育,于1998年共同筹资设立的国家专项「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 第一层次人选,其设立宗旨是「延揽学界精英,造就学术大师,带动学科建设,赶超国际水平」。 

  「万人计划」全称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是面向国内高层次人才的重点支持计划,由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统一领导,重点支持10000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社会科学和高等教育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