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公共艺术学院 编辑:caaeduadmin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3-11-25
作者:公共艺术学院 编辑:caaeduadmin 发表时间:2013-11-25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松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研究中心
论坛主题:诗性田园营造与城市视觉美学
会议地点: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
论坛顾问: 王国平(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主任)
许 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奇瑞(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院长)
学术委员会:杨奇瑞 于小平 黄 骏 周 武 刘晓东
翁剑青 潘立勇 田宝江 王来阳 毛燕武
论坛主持: 王来阳
毛燕武
会议议程: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报到
2013年11月28日 (星期四) 主题发言、考察、讨论
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 主题发言、考察、讨论
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主题发言、讨论、离杭
论坛议题:
一、城市艺术与有机更新
公共艺术作为当代艺术对城市空间的介入并渗入城市公共空间,以典型而独特的实体成为城市精神与公众文化的理想载体,其价值取向体现出当代主流艺术与公共艺术之间在寻求艺术特质与社会学意义、个人艺术感知与公众的审美与接受、艺术品质与环境适应度等价值的均衡。在城市不断发展中,公共艺术应致力于与城市精神、城市文化、城市社会、城市经济、城市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和协调,遵循自然、尊重环境,不断推陈出新,推进城市空间意象的转变与提升,顺应城市的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
主讲题目:以艺术塑造城市精神
主讲嘉宾:杨奇瑞
二、 传统古村落保护与利用
历史文化遗产是先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传统古村落,既是物质文化遗产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保护古建筑,还要保护古村落所处的地理环境,生态要素,更要保护古村落的民俗民风和历史文化。以保护为前提,注重古村落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统一,通过挖掘古村落的资源特色,以及自身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观光、体验或度假模式的古朴文化永续利用,保存古村落记忆,记录古村落历史,传承古村落的文化血脉。
主讲题目:传统古村落的保护路径与价值
主讲嘉宾:刘晓东
三、城市文化与城市再造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一体化不断推进,机遇与挑战并存,城市空间的有机更新在满足城市自身发展需要和人们需求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一个城市塑造形象、提升功能、扩大城市影响力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像所有生物有机体一样,城市在不断的新陈代谢中更新和提升城市形象,对内和对外承载着城市性质、城市功能、城市历史、城市地理、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生活方式的认识和评价。
主讲题目:城市文化与城市再造
主讲嘉宾:翁剑青
四、城市地域文化与空间建设
浅表的经济繁荣以及浮躁的城市盲目扩张,造成了中国多地城市内涵、文化特色出现了荒漠化现象;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忽视了地域本源的挖掘,城市形象变得“千城一面”。然而,改变“千城一面”,把握城市特色,应以地域文化作为基础与本源,从城市的个性基因方面彻底改变,挖掘城市根性文化和地域本质,注重城市地域分野与文化积淀,培育城市客观差异和独属特质,从根本上构建城市独特文化形象,塑造城市空间个性魅力,凝聚城市文化精神内涵,到达城市建设的独特与唯一。
主讲题目:城市设计与城市特色
主讲嘉宾:田宝江
五、城市艺术规划与城市视觉营造
城市艺术是以视觉形态反映一个城市的整体定位、历史文化传统、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最有效的呈现方式,具有其他任何形式难以替代的独特功能。城市艺术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水平的象征,它以特定的艺术形态固化着城市的面貌与内涵。城市艺术规划从宏观和城市角度进行全面、系统的指导和控制,分类别的赋予艺术不同的文化职责,通过根性挖掘和文脉延续,立足发展定位和当代观念,以视觉营造空间文化景观,凝聚空间精神,实现空间的记忆、空间的激活、空间的认知、空间的交流、空间的引导、以及空间的想象与互动。
主讲题目:城市公共艺术与空间介入方式
主讲嘉宾:王来阳
六、田园城市建设
田园城市建设是建立在城市悠久历史文化和优美自然风光的基质上,本质是得城市人工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结合与平衡,体现“人之居处以大地山河为主”的东方哲学城市建设思想和中国哲学“天人合一,自然为道,大地为母,亲和山水”的内核思想。以“以人为本,整体协调;继承文化,一脉相承;因地制宜,生态自然;城乡一体,和谐发展。”的美学规划原则,实现田园城市自然不规则之美和城市街巷建筑布局的有序之美的结合与呼应,形成以山水文化和主题化景观空间序列为城市环境特征,营造富有亲和自在,和谐大气、自然灵秀、繁华富丽、艺术人文气质的城市形象品质。
主讲题目:城市休闲与城市美学
主讲嘉宾:潘立勇
七、城市区域与城市职能
城市群将作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全新地域单元,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战略增长极,将深刻地影响中国国际竞争力,主导中国现代化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的战略大局。城市群推动着所在区域的整体发展,并且城市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城市职能随之发生着巨大变化。
主讲题目:城市群:中国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基于问题与对策的视角
主讲嘉宾:毛燕武
日期 |
时间 |
内容 |
主讲 |
地点 |
|
28日 |
上午 |
8:30—8:50 |
论坛开幕 |
水岸山居大会议室 |
|
9:00—11:00 |
主题演讲 《以艺术塑造城市精神》 |
杨奇瑞 教授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院长 |
|||
下午 |
16:00-18:00 |
分组讨论 |
|||
29日 |
上午 |
8:30—10:00 |
主题演讲 《城市设计与城市特色》 |
田宝江 博士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
水岸山居大会议室 |
10:00—11:30 |
主题演讲 《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和利用》 |
刘晓东 博士 杭州市规划局副局长 |
|||
下午 |
分组讨论 |
||||
30日 |
上午 |
8:30—10:00 |
《城市文化与城市再造》 |
翁剑青 博士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7号楼12楼会议室 |
10:00—11:30 |
主题演讲 《城市公共艺术与空间介入方式》 |
王来阳 博士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教研室主任 |
|||
下午 |
13:00-14:30 |
主题演讲 《城市休闲与城市美学》 |
潘立勇 博士 浙江大学亚太休闲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
7号楼12楼会议室 |
|
14:00—16:00 |
主题演讲 《城市群:中国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基于问题与对策的视角》 |
毛燕武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科研处副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