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编辑:张同芳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6-05-23
作者: 编辑:张同芳 发表时间:2016-05-23
视觉中国近道系列讲座之: 探究史学的意义——尼采和后现代思想对史学意义的重新思考
主讲人:陈嘉映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
主持人:高世名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 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主办方: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研究院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
时间:5月23日(周一)至5月25日(周三)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主讲人简介
陈嘉映,1952年出生于上海。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哲学学科专业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分析哲学、现象学和科学哲学。著有《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海德格尔哲学概论》、《语言哲学》、《思远道》、《泠风集》、《哲学 科学 常识》等。曾译有:《存在与时间》、《哲学研究》、《濒临失衡的地球》(合译)、《哲学中的语言学》、《西方大观念》。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探究史学的意义—— 尼采和后现代思想对史学意义的重新思考”
公开讲座
5月23日(周一)晚18:30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学术报告厅
Tips:该讲座对听众开放,听众以书面方式提问
“探究史学的意义” 研讨班
5月24日(周二)下午1:30
5月25日(周三)下午1:30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贡布里希-高居翰纪念图书馆(1A305)
陈嘉映教授推荐相关阅读文本:
何兆武主编 | 《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
何兆武、陈啔能主编 | 《当代西方史学理论》
唐纳德•凯利 | 《多面的历史》
科林伍德 | 《历史的观念》
尼采 | 《历史学对生活的利与弊》
彭刚 | 《叙事的转向》
伊格斯尔 | 《欧洲史学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