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津嫣 编辑:张同芳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7-04-18
作者:胡津嫣 编辑:张同芳 发表时间:2017-04-18
我们声称我们这一代缺乏历史感,因为没有经历过大变迁的岁月。我们不停地接收着来自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推送的热点新闻,似乎很容易地知晓海内外前一分钟发生的“最重要”事件,又在下一分钟忘记。实际上,所谓历史感的欠缺,是历史意识,乃至历史知识贫乏的结果。旧的问题滚成新的疑问,前人的探索却被抛至眼外,每一代的年轻人都一筹莫展,这一代年轻人由于对历史的弃绝而更显茫然。
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被喂养一些“现在发生了什么”,必须要主动去追问“为什么”,追问缘由以及缘由的缘由。先出发去了解我们父母亲那一代人,试图构建一个自己的家庭编年史,从一个家去了解一个时代。
读书会分三个视觉个案进行,以方力钧、余华、贾樟柯为个案研读对象,并分组学习讨论,最后以三次讨论会的形式呈现,在讨论会中设置各个案小组的研究汇报讲演、现场观众问答等活动环节。
方力钧、余华、贾樟柯都出生于1960到1970年代之间,他们最丰富的创作期主要在1990年代,他们在不同的文艺领域对时代和社会进行观察、反思和反馈,以绘画、小说、电影的不同形式加以展现,与当时的文化思想形成互文,给我们提供不同的探照灯,帮助我们对1990年代社会思想进行新的探勘和反思。
这次读书会是一次迟到的阅读。我们将阅读他们创作的文字作品、观看他们的图像、影像作品,试图复现他们当时创作时的视界,去理解、去靠近已逝去却形塑着当下的历史,去尝试获得我们所说的历史感。
第一场讨论会
2017.4.19 /14:00
【方力钧个案研究】
主题:感受·时代症候
主持人:李凌子
讨论小组:袁安奇 王艺盟 刘晓丽 李凌子
第二场讨论会
2017.5.3 /14:00
【余华个案研究】
主题:现实一种
主持人:刘沫言
讨论小组:陈晓琼 吴凡蕊 叶薇 刘沫言 李凌子
第三场讨论会
2017.5.10 /14:00
【贾樟柯个案研究】
主题:其余的都是沉默
主持人:杨帆 胡津嫣
讨论小组:柳贞娥 王世桦 王艺盟 杨帆 胡津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