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编辑:王思凡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8-05-21
作者: 编辑:王思凡 发表时间:2018-05-21
110年前的农历四月初十,杭州第一场露天胶片电影在大运河畔、拱宸桥边的“阳春外国茶园”(时称 “活动电光影城”)放映。从此大运河、拱宸桥就与光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纪念杭州胶片电影110周年,助推第七届大运河文化节,努力建成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发展的先行示范区,中国美术学院联合拱墅区人民政府主办“戊戌春季——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学术周暨拱墅区‘影像大运河’系列活动”,包括展览、讲座、胶片电影放映等三大板块,旨在以胶片电影为线索,回味杭城历史文化记忆,丰富当代城市文化内涵,促进艺术服务人民群众。
活动时间
2018年5月24日-5月31日
活动地点
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总策划:杨振宇
总执行:陶非奇
策展人:胡骏
拱墅区:何佳 裘黎明 叶艳萍 李辉 陆寅
研究生会:卢涛 宋哲 金恩楠 段心仪 陈骁 吴雨晴 柯飞羽 何雪瑜 盛明圆 陈应玮 王怡航 林东 李欣阳 周章 冯昊 夏菲菲 孙来星
特别感谢:周建明 葛宏伟 邹宁 张雅娟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拱墅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研工部、拱墅区委宣传部、拱墅区文广新局、拱宸桥街道
协办单位:菲林映记胶片电影放映联盟、马鸣老街电影机展示馆
板块一
“城市之光,运河记忆”
电影器材影像及老电影海报画展
开幕时间:
2018年5月24日上午9:30
展览时间:
2018年5月24日-5月31日
周二至周日(周一闭馆) 9:00--16:30
节假日照常,免票参观。
展览:
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一楼展厅(运河文化广场1号)
展览内容:
展示胶片电影放映器材、老杭州照片及物件、老电影海报、电影相关油画等5大部分作品,并设有口述采访及互动体验区,采集关于杭州市民文化、胶片电影的口述史料,制作完成后将同期在展厅展出。
亮点一:博物馆级收藏,公益服务广大市民
1、“杭州记忆”:100余幅民国至今照片带你穿越回老杭州。
2、老电影海报:浙江电影史上首部故事片--《人小志大》电影原版海报(浙江电影制片厂出品1959年出品)。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90%以上的原版浙江电影海报及其他电影剧照、台本,近100幅。
3、放映器材:1970起的杭州西湖牌电视机从第一台到最后一台全部黑白机型,同一时期的西湖牌收音机,近10余台。
4、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杭州版画装饰火柴盒、杭州车票、杭州地图。
5、电影相关油画:近10幅浙江拍摄的电影主题油画。
亮点二:带着“光”的眼睛看展览
展厅内部设置成类电影院模式,观众须在导览员远光“手电筒”的照射引导下,欣赏珍贵藏品的局部细节,加深记忆与品鉴。
亮点三:全方位互动体验
在互动体验区,观众可以一边鉴赏交流,一边沉浸式体验胶片电影放映的乐趣,尤其适合亲子博物馆深度游。
亮点四:中国美院出品展览纪念品大放送
中国美院策展团队的师生精心设计了新颖别致的电影“场记卡”、观展“小手电”、小风扇等定制衍生品,可以免费赠送给幸运观众。
亮点五:深化展览,加深相关学术文化研究
将在京杭大运河报告厅、中国美院南山校区举办5场系列学术讲座,邀请研究城市文化、电影美学等方向的专家阐述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
板块二
“城市文化与视觉生产”系列学术讲座
板块三
五月不眠夜——夜间露天胶片电影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