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编辑:王思凡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8-09-19
作者: 编辑:王思凡 发表时间:2018-09-19
讲座:城市招牌现考学
主讲人:厉致谦
地址: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 3号楼3楼报告厅
时间:2018.9.21下午1:30-4:00
讲座简介
在城市中行走,发现城市中的字体,以字体叙述城市的变迁。生活在其中的人才最有发言权。让我们以城市招牌为例,管窥个体性城市文字的生存状态,以及集体无意识所造就的城市新景观。以下案例以上海为主,也包含对内蒙、北京、四川、贵州、江西、浙江、福建、广东,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观察。
相对于选择有限的电脑字体,手写字显然更富个性,更易脱颖而出。然而如今专门为店招题写牌匾、或制作镂空字版的工匠已经极为少见,香港油麻地的街头字档也不再有往昔的生意兴隆。而在内地,哪怕是请书法名家为店招、机构题字的传统也已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名人题字、领导题字。术业有专攻,一台装满设计软件的电脑,并不能把一位门外汉立即变成专业的设计师。对于书法题字,亦复如是。
在选择有限的窘境下,如何创造出多样性?杂交、变异,不论对于生物学还是字体应用,同样有效。不同电脑字体的混搭、书法和电脑字体的揉杂、对现有字体进行变形拉伸、基于某种字体的小修小改……也许更多时候,快印店的年轻美工只能在有限的字体列表中单曲循环。
在廉价材料与工艺占据主导的今天,还有不少人怀念上一个时代的招牌风景。仔细梳理对比后我们发现:便宜的可以更便宜,考究的可以更考究。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今天的材料和工艺,都更「快」了。从前慢,也更用心。
不仅是文字招牌,理发店门前的旋转彩条灯,也是一种抽象视觉的招牌变体;闪烁多彩的霓虹灯,也曾被视作一座城市的繁华。有交易、有活动发生的街道,才会有人气和活力。招牌,是人与街道共舞的印迹。招牌上变换的阴晴云雨,是街道环境的晴雨表。没有招牌却满是标语的街道,也许只存在于上一辈人的记忆之中。
城市招牌以文字信息为核心,伴随字体、材质、工艺与施工,包含经济条件、商户意识、地方法规、历史遗存等多种因素。城市嬗变,风景永存。这一份考现学报告,无论商家、设计师、招牌制作者、市民、管理者,都值得一读。
讲师介绍
厉致谦
以设计为原点的多领域研究与实践者。Type is Beautiful 资深作者,《西文字体的故事》作者,《西文书法与艺术》联合译者,『上海活字(Shanghai Type))』研究计划发人,『城市字体观察学会』创始人,三言(3type)联合创始人。致力于在中国推动字体历史梳理、跨文化字体交流、多语言字体设计与匹配、字体设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