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编辑:张玉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8-10-18
作者: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编辑:张玉 发表时间:2018-10-18
“碑尚在”——
从易到易林,从碑到碑林
碑,竖石也。在文明的历程中,人们的精神深刻地封存在自然轮廓当中,碑刻与山川草木浑然无间地交织,构成追溯与纪念的意识洪流。何绍基《宝素室金石书画编年录》序云:“荒山古麓,奇峰大云中,人迹所不能至,或樵路仅存,或孤塔忽露,往往残钟败碣,恍忽有字,与雾草一色……与千年前古人相接,而天地间无文之文,无象之象,变现于烟云洞壑草树间者。”碑帖、金石,构成了华夏传统的肃穆精微的文化空间。是讲试图从经学阐释角度透析金石学的精神气脉与文化意蕴。
主讲人:贾勤
【时间】
下午 2:00——4:00
第一讲 :10月18日(周四)
第二讲:10月20日(周六)
【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书屋(南山路210号,潘天寿纪念馆旁)
主办: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讲者简介
贾勤,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研究院研究员。
主编《木铎文库》(新世界出版社)、《乌力波(Oulipo)》等,出版《虎变:词典的准备》等。
参与“山水宣言”展(2016),上海双年展“理论剧院”项目(2017),云栖2050大会save as项目(201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