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国美
EN
首页
学院
学院介绍
学院简史
历任院长
现任领导
名家名作
党政教辅
教学机构
学术机构
校园风光
联系我们
-潘天寿
-林风眠
-庞薰琹
-肖传玖
-吴大羽
-刘开渠
-吴茀之
-关良
-黄君璧
-邓白
-李可染
-李仲生
-胡善馀
-赵无极
-程曼叔
-周轻鼎
-诸乐三
-黄宾虹
-莫朴
-彦涵
-张漾兮
-卢弘基
-王德威
-李震坚
-张怀江
-王流秋
-颜文樑
-顾生岳
-周昌谷
-方增先
-宋忠元
-黎冰鸿
-洪世清
-沈文强
-赵宗藻
-顾坤伯
-王卓予
-赵延年
-陆抑非
-陆维钊
-肖峰
-全山石
-博巴
-舒传曦
-陆俨少
-沙孟海
-蔡亮
-吴冠中
-倪贻德
-埃乌琴·博巴
-万曼
-雷圭元
-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
-组织人事(统战)部
-纪监审室
-宣传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
-研工部、研究生处
-学工部、学生处、人武部(团委)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招生办公室
-科研创作处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办)
-计划财务处
-校园建设和管理处
-工会
-校园安全处
-后勤服务总公司
-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图书馆
-国美美术馆
-潘天寿纪念馆
-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
-绘画艺术学院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跨媒体艺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
-手工艺术学院
-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
-建筑艺术学院
-艺术人文学院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上海设计学院
-创新设计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国际联合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基础教学部
-附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
-公共体育部
-实验教学管理部
-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
-万曼壁挂研究所
-色彩研究所
-中国书画鉴赏中心
-现代书法研究中心
-美术史论研究中心
-展示文化研究中心
-艺术史学研究中心
-艺术现象学研究所
-建筑营造研究中心
-公共艺术研究中心
-古文字书法研究中心
-人文与艺术教育研究中心
-岩彩画研究所
-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跨媒体艺术研究中心
-包豪斯研究所
-纺织服装研究所
-互动艺术与技术研究生
-工业设计研究所
-城乡统筹综合研究所
-中国文化设计研究所
-3D音画研究所
-潘天寿纪念馆
-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南山校区
-象山校区
-张江校区
-南山校区
-象山校区
-张江校区
教学
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
实验教学
教材建设
教学改革
教学成果
教学队伍
创业教育
奖学金
-学位建设
-博士后流动站
研创
研创课题
研创成果
研创活动
社会服务
学术机构
招生
师资
师资概况
博导风采
在职教授
荣誉成就
培育建设
在职副教授
-美术学
-设计学
-艺术学理论
-戏剧与影视学
交流
留学生
英文网
院报
学院介绍
国美日新
综合资讯
党史学习教育
教学科研
国美聚焦
师资团队
院长讲坛
招生信息
办公服务
国美英文
视觉国美
邮箱系统
首页
-
学术预告
学术预告
预告 | 雅集兴答——第六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即将开幕
作者: 编辑: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21-03-08
作者: 编辑: 发表时间:2021-03-08
展览信息
◎ 展览时
间:
2
020年12月26日-2021年2月28日
◎ 展览地点:
浙江美术馆 浙江省杭州市南山路138号
◎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美术学院
◎ 承办单位: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浙江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浙江画院
◎ 策 展 人:
何加林
◎ 联合策展:
花俊
展览简介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刘勰《文心雕龙·物色》
雅集作为中国传统文人的一种特殊集会形式,不只是人与人的聚会,更是艺术创作、艺术鉴赏、观念交流和品味打磨的第一现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在雅集中诞生,“文人画”的概念也通过雅集被塑造和传播。在物色风光的感召下,创作者“生情起兴”,然后,艺术倾泻而下。
自2011年以来,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已经成功举办五届,成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最具学术性和影响力的中国画展览。此次“雅集兴答——第六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由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浙江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浙江画院承办,
共有来自全国的46位艺术家应邀参展,规模为历届之首。
此次展览共分为五个基本单元,分别对应了中国画的几类基本形制:一曰登临,呼应“巨幛”;二曰怀远,寓情“手卷”;三曰履新,寄意“中堂”;四曰醉笔,是言“屏风”;五曰心素,反侧于“册页”和“扇面”。此外,展览更在美术馆现场还原了雅集的情境,综合了书法、装置、影像、增强现实艺术等多种媒介,营旨在造设一场意弥古今的雅集现场,正是“开琼筵以坐花,飞流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
通过雅集的形式,此次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意欲直接切入中国画的内核。中国“绘事”的发端,源于天地有文理,而人在其间有所感通,是所谓“万物赋流形”。中国造字之“六书”基于取相摹形,意会得象,对世间万物所垂示之象进行推演和提取,也可谓是一种“起兴”。“起兴”和“即兴”如雷鸣电应、天人相交,中国艺术的秘密正在于此,其生命力与可能性也蕴含在此。
魏夫人《笔阵图》揭示用笔之道,所谓“从其消息而用之”,正是表明笔法应随象所示、应机而生。公孙大娘舞剑启发了张旭与吴道子的即兴创作,既是跨界共振的美谈,也通达了艺术创作的本质。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言“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不只是在讲写文章的道理,更指明了中国艺术最核心的心性气质——应机而发,随类赋形,一泻千里。
雅集中的起兴、寓物、游憩、论辩、协作等行为,共同创造出了一套认知机制。这套机制以诗化的令人激动的方式重塑了物与物、人与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雅集中,人人粉墨登场,吟唱或者默然。这些接续相引又不断自我刷新的体验,正是讨论雅集这一议题的复杂之处与潜能之枢 。
借助即时的信息和媒体的应用技术,雅集独特的时间属性得以被召回且被重启、重塑。经过疫情的空间隔绝与心理隔绝,线上与线下的隔膜开始以另一种方式慢慢溶解,更进一步的是,“在线”与“在场”的定义正在被每一个个体的日常经验重新书写。故而,我们也要留意,现实性如何再次进入到这个风雅的仪式中。“雅集中的艺术”与“书斋中的艺术”或“画廊中的艺术”相比,提出了更多的问题与挑战。在雅集中,创作和展览就无法去“操练”那些书画科目的内部问题,而是更需要“验之著见之迹,机发于未兆之先”的能力。在这样的要求下,本次展览试图探讨“雅集”这个古老的艺术情景能以何种方式被重新激活,通过对“起兴”与“即兴”的追究,追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机制与价值观念,以及中国画“与古为新”的生生不息之道,激发人们普遍的思考与讨论,发现“雅集”对于当代文化思想的深刻意义。
观展须知
预 约 参 观
展览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南山路138号
联系电话:
0571-87078700
开放时间
:
周二至周日9:00-17:00,周一休馆(遇法定节假日照常开放)。
疫情防控期间,浙江美术馆预约参观制: 1,请务必提前实名预约,
扫描上方二维码
进入预约界面生成预约码,一人一码。2,根据杭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最新部署,入馆前主动出示身份证、当日健康码入馆。未办理身份证的儿童请家长出示预约二维码,经核验后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