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院长讲坛

院长讲坛

历史变革 共生未来——“Panel 21:廿一世纪艺术/教育圆桌会议”开幕致辞

作者:许江   编辑:张同芳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8-03-26

作者:许江   编辑:张同芳   发表时间:2018-03-26

  首先代表中国美术学院向前来参加此次圆桌会议的专家们表示欢迎。

  前天下午,历时十年、洋洋39册的《国美之路大典》就在我们现在的大厅里举行首发仪式。这样一套大典是少有的的历史性梳理,铸就中国艺术教育的一座丰碑。

  昨天上午,“中国•美术•学院”大展开幕。展览以15个生动的案例,展现中国美院作为中国艺术先锋之旅的力量,作为美术教育核心现场的品质,作为学院精神当代宣言的高度。整个展览以现场的形质,构建一个丰碑林立、工坊叠错的场域,共塑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艺术教育和创作的新气象。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关于艺术教育未来的讨论会。90年来,中国美院历代先师,无论是在初建的湖山之中,还是在抗战迁徙、民族危亡之际;无论在改革开放之初、open the door的时候,还是新世纪以来的国际视野与本土关怀的双重视野,于最困之际,依然理想不辍,担当中国艺术教育的先锋,其命弥坚而维新。今天的讨论会,我们尤其充满希望。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在座的中国代表有不少和我一样,是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改革开放对于我们,不是一个词,而是一次新生。我们曾有过荒漠一般的少年,有过逆境中自我救赎的奋斗,有过与时代同生共长的纠结,有过前面是断层、后面是浪潮的历史性的挑战和机遇。纵横跋涉,沉浮奋斗,我们与改革开放同流,最深刻地受着这个伟大民族解放运动的洗礼和塑造。因此,对今天和未来更是充满一份珍视与激情。

  今天的艺术教育正史无前例地接近和站在全球境域与本土关怀的共生格局的中心。一边是我们这个时代此消彼长、交错杂陈的全球格局,某些顽固的冷战意识仍在划边站队,某些民粹思想在公然抬头,某些文化的强势正在异化而为普世的潮流,并受到批判和警觉;另一边是诸如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主力量,表现出令世人瞩目的自信精神。北京奥运会、里约奥运会、平昌冬奥会的开闭幕式正是这种共生格局下的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近几年,中国美院、中央美院等院校的学术活动也正是双轮驱动的创新力量。在这样的格局中,艺术教育既要持续加强全球视野、全球交流,又要不断深化扎根社会生活的大地,谋新拓展。

  今天的艺术教育正史无前例地接近和站在传统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共生格局的中心。我们同时面对国画、书法、油画、版画、雕塑等传统艺术的创新性发展和新技术媒体的创造性转化的双重命题。这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深耕社会大地,开掘创新性资源,深化美术艺术的学术内涵,壮阔艺术表现的新媒体力量,用饱满的创造吸引青年的创造性力量,不断实现新的艺科融合,不断实现新的历史性超越;另一方面要不断地回返传统文化的根源,从那里接续原生原创的品质内涵,活化诸如中国书法、东方山水以及素描等一系列根本性素质课题,再兴独特的多元力量。

  今天,我们还史无前例地接近和站在严肃人文关怀和时尚娱乐潮流共生格局的中心。艺术以情感的语言、感受的方式,面向人性善恶,铸炼时代心灵,最具人文关怀的温度和博物馆那种驻心的力量。人类对自己的身体往往给出两种反应:一种是顺应它、方便它,使它在不断的富足和效率的提升中得以完善,其重要方法是科技;另一种是激发它、审视它,使它在思考与审问中克服精神的贫乏,摆脱可能带来的被驯服和被订制的心灵异化,其主要的方法正是艺术。艺术一方面要克服市场化、大众化带来的平庸,另一方面要警觉过度的封闭,囿于某种既成的方式。艺术教育有责任以其明晰的导向,联系青年,把握未来,为人类生活不断提供新的活力,不断地保持精神的高度,不断地探索新的超越之路。

  再一次表达我们对这次讨论会的热切期待,并诚邀各位专家4月8日赴杭州之约,参加中国美院90周年校庆的盛会。

  

  2018年3月26日上午 

  中国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