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综合资讯

综合资讯

“透器·透气——2014杭州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在我院美术馆开幕

作者:张艳 图/申博   编辑:caaeduadmin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4-02-24

作者:张艳 图/申博   编辑:caaeduadmin   发表时间:2014-02-24

  1月13日上午,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公共艺术学院陶瓷与工艺美术系、美术馆承办的“透器·透气——2014杭州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在我院美术馆开幕。澳大利亚驻上海领事馆副总领事梅根·琼斯,我院党委书记钱晓芳、院长许江、浙江省文联书记处书记高克明、浙江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杭州市佛教协会会长、灵隐寺方丈光泉、我院副院长王赞、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骆献跃、我院党委委员、传媒动画学院院长刘正、我院院长助理、美术馆馆长杭间、公共艺术学院院长杨奇瑞、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手工与艺术学院院长、国际策展人芮彻·怀特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工艺美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王建中及院各二级学院负责人、国内外各大美术学院玻璃艺术专业负责人、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30位参展艺术家代表以及媒体朋友们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周武主持。许江、杨奇瑞、RICHARD WHITELEY(芮彻·怀特雷)、梅根·琼斯先后讲话,钱晓芳宣布展览开幕。

  许江在讲话中回顾了古今中外玻璃艺术发展历程,阐述了展览的重要意义。他说,“玻璃”一词,古称“流离”、“颇黎”。中国文字,从象形表意中生发形意。玻璃从玉,可见中国人对玻璃的理解和想往。玉之温润,玉之通透,玉之镜照,玉之闪耀,正是这种奇物的写照。中国陶土广袤,人种敦厚,孕养了独特的陶瓷生活和陶瓷的文化感性。文化的物种在陶、玻之间形成了千年的抉择,并把人心的滋养化在器物的形质仪态之中。于是,陶瓷艺术已成国名的意译,而玻璃却只若新类。玻璃的艺术更需要展览的砥砺,国际交流的支撑。这正是中国美术学院创办杭州国际当代玻璃艺术三年展的初衷。与陶瓷材料相比,玻璃贵在通透之性。正是这种“透”使得玻璃的器形更加妖娆,更加宏博。而这种“透”也由光线通透的直观描述,转入对于玻璃艺术制作全程的观照,并持续地深化而为某种发乎材料和形体内涵的统一性,深化而为某种让形制、烧造、融合都在天人契合的最佳时机处浑然一体的气韵。“透器,透气”,由透器之用而入透气之境,这是一种玻艺的学术命题,也是一条玻艺发展的中国式的精神通道。今天,首届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在杭州开幕,中外艺术家的精心之作,流光溢彩,熠熠生辉,只若一片艺心的登览,远眺空蒙迷远的湖面,代表一片新艺术的山水,裹挟由之带来的时尚生活的春风,向往迹,向世人,也向着未来,传递出时代艺术的绵绵新讯。

  本次展览主题为“透器·透气”。两个谐音的展览主题词,从玻璃艺术的本身特质到东方哲学的层面,表现出玻璃的本性,也诠释出这一传统器物的人文精神。展览共展出国内外近30位著名艺术家的100件不同种类的优秀玻璃艺术作品。外国艺术家主要有澳大利亚的Richard Whiteley AU/UK、Nick Mount AU尼克·蒙特、美国的Amber Cowan US安博·考恩、Daniel Clayman US丹尼尔·克莱曼、德国的克劳斯·莫杰Klaus Moje DK/AUS、法国的Nadège Desgenétez FR、娜黛吉·迪吉妮提、英国的Heike Brachlow DK/UK、海克·布莱罗等玻璃艺术名家。国内的参展艺术家主要是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师,其中包括特邀艺术家许江、杨奇瑞,艺术家王铃蓁、王建中、王沁、关东海、刘立宇、庄小蔚、李文、李玉普、陈汉、吴永平、李峰、杨美华、郑闻卿、罗小戍、秦岭、韩熙、薛吕19位玻璃艺术家。

  本次展览由我院院长许江发起,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工艺美术学科带头人周武、澳大利亚国立艺术学院手工艺学科带头人、博导、玻璃系主任Richard Whiteley担任策展人,策展团队包括周武、李玉普、戴雨享、李文4人。

  为了较全面展示国内外当代玻璃艺术的学术风貌,主办方成立了由中外资深玻璃艺术家、学科负责人和学者组成的学术委员会,负责参展艺术家的推荐与评选工作。最后的参展作品,呈现了实验性和多样化的特点,倡导原创精神,这一玻璃艺术群体,和而不同,视野开阔,各持风格,彰显了个人执著的学术追求,凸显了时代文化的风貌。通过这样的艺术家组成方式,主办方希望这个中国首个由学院倡导的、高规格的国际性玻璃艺术学术展,能够在中国建构起一个高水平国际当代玻璃艺术的展览平台,有序推进中国当代玻璃艺术的发展。

  与此同时,为其2天的透器·透气——2014杭州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研讨会也在象山中心校区7号楼举行,来自中外的艺术家和评论家围绕“透器-透气”“当代玻璃艺术学院教学”“中国玻璃艺术与国际融合”“玻璃艺术未来发展”“玻璃艺术的传承”等主体进行了研讨。据悉,本次活动还将推出《玻璃双年展画册》《研讨会文集》文献论文集。

  展览将持续至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