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综合资讯

综合资讯

“弥散与生成”潘公凯艺术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作者:寇洪闻   编辑:caaeduadmin   来源:    阅读: 发表时间:2014-04-02

作者:寇洪闻   编辑:caaeduadmin   发表时间:2014-04-02

  3月28日,“弥散与生成”潘公凯艺术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中国美术馆研究院刘曦林、唐勇力、舒士俊,原浙江省委常委、秘书长张曦、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翁卫军、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田宇原、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黄健全和我院党委领导许江、傅肃琴、胡钟华、王赞、孟云生,老院长肖峰,以及展览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美国艺术家柯利夫•罗斯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浙江美术馆馆长马峰辉主持,高洪、许江、潘公凯以及柯利夫•罗斯分别致辞。

  许江院长在致辞中指出,该展览将为浙江美术馆树立一个新的个展的恢弘标杆,他说“这些众多的作品能让观众感受到潘老师创作的激情,看到他笔墨表现的生命力,以及他的勤奋。”他以“不凡的跨界者”来评价潘公凯在国画、装置、理论、建筑等几个不同领域的跨越,不仅作为画家坚守中国大写意绘画的笔墨,也以各种艺术表现的平台展开多重的臆想,深入中国传统文化来面对数字媒体的挑战。他认为跨越背后是潘公凯身上所具有的“文心”、“宽容”、“坚忍”,所以他能牢牢把握中国绘画的真谛,体现罕见的实验精神,不愧为中国艺术的一代大家。

  潘公凯自称这是一个怀乡的展览,也希望通过展览能展开讨论和思考,他说,“对20世纪文化艺术的全球流动和影响进行思考不难发现,文化能量的流动方式也遵循着‘弥散’的规律,它带来了世界文化的现代化,但也容易造成艺术的千篇一律、出现大面积的雷同。”在“弥散”的文化背景之下,如何在文化艺术中有新的生成,如何“激发新的文化势能、激荡新的文化立场”,他认为这不是单个人的、艺术的问题,是当下整个时代应该关注的。

  这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美术馆联合主办,展览共分为水墨画、装置、史论和建筑四个板块,共计70件作品,分别纳入水墨“笔墨与人格精神”、装置“错构与转念”、史论“自觉与四大主义”、建筑“生成与营构”版块,展示空间中穿插了艺术作品、影像、文献和手稿,从各种角度全面呈现潘公凯艺术思考与实践的研究型展览。配合本次展览还出版了相配套的展览文献图录,收录了近年来潘公凯与其他知名学者撰写的理论研究和学术评论文章及学术对话。

  开幕式上,潘公凯先生将自己的水墨作品《清香图》捐赠给了浙江美术馆永久珍藏。展览将到2014年5月4日结束。